将产品做成品牌,是纪录片理念的更新
主持人:《舌尖上的中国》如今已成为一个知名品牌,但并不是每一个纪录片产品都能够做成品牌。您认为,一部纪录片要实现品牌化,必须具备哪些要素?
刘文:真正的纪录片品牌,必须既具备社会效益,也经得住市场考验。首先,它要具有稳定的专业质量;第二,它要有吸引观众的选题;第三,要具备国际通行的表达方式。《舌尖上的中国》正是达到了这些要求,才成为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卖价最高的中国纪录片。
主持人:过去许多年,中国纪录片的定位更多停留在宣传片上,但最近几年,中国纪录片的市场化、产业化进程非常快。您如何看待中国纪录片这几年的发展?
刘文: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应当说,《舌尖上的中国》对中国纪录片最大的贡献是为行业打入了一剂强心针,让人们看到,原来纪录片会产生这么大的市场影响力。过去我们花两到三年做一部纪录片,播出时间只有一到两周,播出结束后除了重播,就只能做成光盘,市场没有得到有效拓展。这样的模式压抑了其市场潜能。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是我们的一次尝试。从立项到进行拍摄的一年时间,我们启动了“一城一味”等活动,包括网络美食达人的甄选、地道食材征集等。这涉及到了线上线下的宣传,新媒体多渠道的传播等。通过上述尝试,我们完成了将作品传播转变为品牌传播的过程。
和国际同行相比,中国纪录片的营销才刚刚起步,像英国的BBC,美国的探索频道、国家地理,市场营销非常成功,我们需要加紧追赶。
类型化、模式化,是纪录片产业发展必经之路
主持人:对于一个行业来说,只有几个品牌显然不够。央视纪录频道引进了很多国外的纪录片模式,这种引进会对中国的纪录片产业带来什么影响?
刘文:这几年,我们不断从国外引进栏目品牌模式,是希望我们也能做出自己的类型化、模式化纪录片。这样,要想拍一部纪录片,只要有节目大纲、分析文案、节目流程、预算手册,一个基本业务合格的导演就能拍出一部不错的作品。推而广之,我们还可以尝试旅游类、户外探险类甚至博物馆类纪录片的产业化。只有类型化、模式化后,纪录片才能量化生产。
这是国际纪录片大的制作机构目前采取的模式,也值得我们尝试。这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观众的需要,也能不断扩大纪录片的受众人群。
主持人:相比国际先进的生产模式,中国的纪录片产业的差距主要在哪里?
刘文:欧美的纪录片行业相对比较成熟,它不是一个单独的产业环节,而是完整的产业链。资金、人才、提案,再加上比较科学的市场化监理,比较通畅的营销渠道,为纪录片产业的丰厚回报提供了保障。
在这些环节上,我们都是刚刚起步。比如,国外拍摄影片会设置一个项目监理人,在制作期里,他会不断看方案,不断看拍摄进度,从而让影片质量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准。但在国内,我们最现实的困难就是人才短缺。国内的纪录片创作者要学会并熟悉国际通行的表现方式,还需要大量培训和时间。
此外,我们与国际水准的差距还体现在,能否针对选题写出具有高水准的文案。国外的纪录片拍摄非常重视文案,调研、写作时间的投入常常占整个项目的一半;而国内轻文案,时间投入只占20%—30%。实际上,按照一个既定的高质量文案进行拍摄,整个项目会有90%的成功率。而国内的情况是,文案的变化比较大,甚至会发生颠覆性的改动,这就导致拍摄成本大幅变化,也成为模式化生产的一大阻碍。
去年我们成立了中国纪录片制播联盟,目的就是调动起全国各地电视台等机构的力量,在一个相对规范的行业标准下,帮助更多的纪录片制作人、制作机构、电视台等更快成长。(刘阳、巩育华、肖家鑫、陈苑、涂胜芳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