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装“央媒”记者敲诈煤老板:封口费20万元

来源:重庆晚报
2014-04-09 09:16:37

招数二:以假乱真

“我见过很多记者的名片,有的名片名头大得吓死人。印着‘国际通讯社’负责‘亚洲报道’,有的打着国家某部委旗号,共同点都是口气大。”陕北一位民企负责人说。

作为陕西某区县的主要领导,王东(化名)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份措辞简短却严厉的“采访函”:“王东同志你好!最近接到有关你问题的反映,已引起高层决策部门的重视,现派某某博士前去调研,请予合作。”纸面上红色的文头与公章赫然夺目。

王东一脸无奈地说,“经常会收到这样的采访函,说白了就是讹诈要钱。我没时间纠缠,只能交给办公室主任应付。”

前不久,山西忻州破获一起盗用《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杂志刊名、刊号进行新闻敲诈的案件。办案民警介绍,假杂志看起来比真的还高端,“印刷质量非常好,而且封面上、内页图片都是中央领导人的照片,就连杂志的顾问竟然也有不少知名人士。”

办案民警刘志朝说,除了杂志、报纸等以假乱真之外,假网站也蒙蔽了不少人。

招数三:真假勾结

2013年8月27日,忻州市某中学校长到忻州市公安局报案:一手机号码给其发短信,自称“聚焦中国法制网”记者,手中掌握有学校违规收取赞助费百万元的稿件和视频,以网上曝光索要钱财,后讨价还价达成给7万元便不发稿的协议。

民警将取钱后离开的郭某某和同伙王某某抓获。经查,郭某某是供职当地某报社的真记者,王某某是假记者。

“以真记者为依托,如果敲诈不成就在媒体上曝光,从事诈骗活动,是这类新闻敲诈行为的惯用伎俩。”连军指出。

据新华社

假记者背后的

真问题

假记者敲诈勒索屡屡得逞,其中暴露的问题应引起重视。

首先,如果有关单位自身没问题,假记者拿什么去敲诈勒索呢?假记者们往往很懂形势,能够根据国家政策指向开展“舆论监督”,环保、交警、食品卫生等执法部门的违规执法,企业的安全生产、环保设施等往往是假记者们“监督”的重点。

其次,假记者的泛滥与某些真记者行为不端有关。假记者的出现,正是效仿一些真记者,企图借用记者身份“蒙吃喝”,从中大捞一笔。更何况,在一些假记者敲诈案件中,真记者的身影若隐若现,打击假记者还须整顿真记者。

第三,一些小报小刊记者站和记者证管理不严也是假记者泛滥的原因之一。

据新华社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