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肉精”何以再次危及餐桌安全?——我国首例兽药非法添加“瘦肉精”案件透视

作者:史竞男、邹伟、方列 来源:新华网
2013-08-11 08:51:07

日前,公安部指挥浙江、江西等21地公安机关,成功捣毁在兽药中非法添加“瘦肉精”的江西海联动物药业有限公司这一“黑工厂”,摧毁了涉及全国21个省区市的制售伪劣兽药犯罪网络。

这是我国公安机关首次从兽药生产、销售、使用到生猪检出瘦肉精全环节侦破的兽药中非法添加瘦肉精案件。在严打高压下一度淡出人们视线的“瘦肉精”,这次又以什么样的方式危及群众的餐桌安全?

“瘦肉精”掺兽药 食品安全新隐患

数月前,在对生猪尿液样本进行检测时,浙江省海盐县农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傻了眼——生猪尿液常规检测指标呈阳性,含有盐酸氯丙那林成分,这种成分还有一个人们熟悉的名字——“瘦肉精”。

然而,养殖户们反映,他们并没有在饲料里添加“瘦肉精”,那问题出自哪里呢?

公安机关联手农经部门循线追踪,发现被检的肉猪,在生产饲养过程中,均因猪呼吸道感染而注射过兽药,其中使用率较高、品名比较一致的主要是30%替米考星注射液(又称肺呼胸炎康),里面被故意添加了国家明令禁止的盐酸氯丙那林成分。

海盐县公安局立即成立专案组,从养猪户、兽药店、供货商等环节逐一调查,最终将目标锁定在江西海联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记者调查发现,相比以前直接在饲料中非法添加“瘦肉精”的犯罪方式,在兽药中非法添加更具欺骗性、隐蔽性。

针对这起案件,公安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兽药、农药、饲料是食品安全的基础和源头。在兽药、农药、饲料中非法添加违禁药物,直接造成食用农产品种植、畜禽水产养殖等食品源头环节污染,危及群众餐桌安全。公安部对此案件高度重视,将其列为重点案件挂牌督办,并多次召开案件侦办调度会,统一调度指挥、全程跟进协调。

“明星企业”竟是“黑工厂” 为增疗效罔顾安全

浙江省公安厅治安总队副总队长丁仕辉介绍,根据国家主管部门出具的证明,海盐县公安局送检的海联公司配方单中,除6种非法添加瘦肉精的兽药品种外,送检的其他19种产品的实际配方均不符合国家规定,属于擅自更改批准配方的行为。

这究竟是一家怎样的企业?

据了解,江西海联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在当地颇具规模,是当地的“明星企业”。2005年,公司通过了国家主管部门兽药GMP(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

然而,经公安机关侦查,这家企业在光鲜的外表下,大肆进行伪劣兽药的制作、销售——以负责人熊某某为首,技术部负责研发和生产,销售部负责在多个省区市派驻地区销售代理,销售网点遍及21个省区市。

“这个企业擅自更改兽药配方,生产兽药所含成分与国家标准不符,目前已经由主管部门鉴定为假兽药的品种达20余种。”丁仕辉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