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空巢老人自杀三天被发现 孤独寂寞成自杀原因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3-08-04 10:53:04

空巢严重的乡村

马鹿村村委会公示栏介绍,该村有536户、1836人。村委会人员表示,以前对全村的空巢老人有过统计,但暂时他们还找不到统计数字。

合堡组组长黄康直说,合堡组有83户,其中像向大兰这样的所有子女都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有20多户。向大兰住的地方,只剩下四五个老人还留守在老房子里。

79岁的闫修坤所住的屋内陈设与向大兰房内相差不多,同样是油黑的墙壁、屋顶,简单的几件家具。“我的两个儿子都在浙江打工,孙女在重庆,一般每年要到春节才回来过年,平时偶尔能回来一次两次。”

闫修坤说,他也支持儿孙们远离大山,“在山里辛苦一年也赚不了一两千元钱,出去一个月就好几千。”在山里待了一辈子的闫修坤说,他也不习惯城市的生活,尽管儿孙们也曾建议他走出大山,他一概拒绝。

7月28日中午,闫修坤拄着拐杖,挪动脚步,在屋里点起火,将一小盆粥烧热,这就是他的午饭。他说有时候要炒一点菜,有时就没有菜。“我们几个老人的生活很简单,随便煮一点饭,就够吃一天的。”

69岁的文永祥说,目前他和老伴住在老房子里,儿子在山下几公里外的镇上开门脸房。他没有和儿子住在一起,“我在山下住过一段时间,不适应,吃饭生火买菜都要花钱。在山上我们自己种菜,一个月花不了几个钱。”

黄组长说,远赴外地打工的子女一般托付亲属、邻居来照料父母,村里也会派人定期走访。但毕竟亲属和邻居无法代替子女,不能每天都照看,有个难事需要求人帮忙。

他和不少村民认为,空巢老人只要有自理能力,自己生活问题不大,因为村民对生活的要求很低,但最重要的是孤独和寂寞。“人老了脾气就会变,向大兰是个特殊情况,她本来脾气就不好,子女又常年不在身边,她也不善于和别人交流,再加上病痛折磨,最后才走上自杀道路。”

黄组长还介绍,向大兰丈夫的哥哥在2年前用同样的方式结束了生命,同样是因为多病、孤独和对生活的无望。

在马鹿村村委会门前,村民们议论此事时说,如果有子女在身边照料宽慰向大兰,她肯定不会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