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花费4到5个小时,行走深港两地间
跨境上学,苦了孩子
家住深圳龙华新区的小溪就读于香港天水围一间幼儿园。虽然幼儿园9点才上课,但每天早上6点钟,小溪就要准时起床。每日需要花费4到5个小时往返于家和学校之间。
据香港教育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至2013学年,跨境学童已达1.6万人,是1997年500人的30余倍。他们为何选择奔波赴港上学?目前面临哪些困难?跨境学童带来的压力,内地和香港应该如何消解?记者进行了调查。
为何奔波赴港上学?
在深无法享受义务教育,仰慕香港优质教育
小溪的母亲卓女士告诉记者,小溪2006年出生于香港,父母都不是香港人,属于典型的双非儿童(香港出生,但父母均不是香港人)。“既然孩子已经获得香港身份,出于多方面的考虑,还是希望她能尽早适应香港的文化和生活,毕竟两地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很不一样,而且孩子在深圳也很难进入公立学校就读,所以在幼儿园阶段就不得不让小溪每日奔波于深港两地。”
据悉,双非儿童在香港出生,只有居港权,没有深圳户籍,在深圳只能上民办学校或学费高昂的国际学校。有些家长想为孩子办内地户籍,做回内地人,却发现由于内地相关法律规定,居港权和内地户口不可兼得,要入内地户籍必须先放弃居港权。不愿放弃居港权的双非家长,只能面对接受跨境教育或者内地高昂学费这两种选择。
香港统计处数字显示,82%的双非家长认为香港较好的教育制度是他们争取让子女留港生活的主要原因。香港的教育福利吸引了双非家长选择每天不辞辛劳送孩子跨境读书。据了解,香港教育局每年都以“学券”形式直接资助每名符合资格的幼儿入读香港的幼稚园,例如2012/2013学年,每名符合资格的学童都可获得16800港元的补贴。
香港国际社会服务社服务总监、深圳罗湖区跨境学童服务中心总监张玉清认为,香港教育制度公开透明,学习环境公平公正,注重学童在价值观方面的培养。同时,学童在香港可以更好地提升英语水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