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再建千校,将来还能怎么办
“‘金猪宝宝’多?再过几年的兔宝宝、龙宝宝还会更多,我们国家正处在新一轮生育人口的高峰期中。”上海市教委巡视员尹后庆告诉记者,上海幼儿园数和小学学位面临巨大压力,从2004年起,出生人口进入第三个高峰,每年新生婴儿都比上年持续增加一两万人,2012年出生的“龙宝宝”,更是陡增4万多人,达到22.6万人。
为了迎接这一次入学高峰,上海从2006 年起启动两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08年又启动郊区学校建设工程,市、区两级政府投入资金近百亿,在郊区县建设500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却仍然没能跟上郊区常住人口大幅增加的凶猛势头。到2012学年,郊区中小幼学生已占了全市学生总数的七成以上,但郊区中小幼学校数仅占全市学校总数的六成多。
虽然同样面临教育资源供需矛盾、义务教育学位紧张,在上海,“金猪宝宝”要进入公办小学读书还不太难,“一位难求”的是其中教育水平高、名气大的优质中小学和幼儿园。
在各大一线城市中间,上海之所以能显得相对从容,缘于它自1994年起已不再仅仅统计户籍人口出生数,而加进了“常住人口”指标,率先将教育设施的建设建立在与常住人口出生人数相挂钩,按照人口周期波动及早布局教育资源,尤其是在城郊结合部大力推进公建配套学校的规划建设。
不过,说起入学压力,上海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处长倪闽景依然眉头紧锁。忧虑来自不断上涨的外来人口数字。
以“金猪宝宝”为例,2007年上海出生的16.66万人口中,本地户籍人口10.08万人,可以推算出,本学年将入学的近23万名学龄儿童中,55%以上是非上海户籍人口。这已是连续数年上海新入学的外来人口占学龄儿童半数以上。目前在上海接受免费义务教育的外来人口,已超过53万人。
尹后庆透露,近些年来,通常小学入学人数要比6年前本市出生人口数量增加38%左右。按照这一比例,到2012年出生的“龙宝宝”们成长为学龄儿童时,上海各小学要接收的新生人数将达31万人。
为了应对持续上涨的入学潮,“十二五”期间,上海还将建设中小学和幼儿园1042所。而目前,上海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总数不过3000余家。5年间增建1/3,其中88%都将建设在人口大量涌入的郊区。
“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建校规模。这一轮建设之后,上海恐怕再没有学校建设的余地了。”倪闽景说。
让倪闽景更焦虑的是,外来人口集中居住的区域分布较难准确预测,提前布局教育资源有时会失去判断依据。以地处城郊结合部的松江区九亭镇为例,这里原本建有大量低密度住宅,规划居住人口3万,但由于生活成本相对较低、工作机会较多,实际居住人口竟高达30万人,原来配套建设的学校不能满足需要,只能紧急补建。据悉,在像九亭这样聚居人口远远超过规划目标和设施承载力的地区,上海市教委和一些区县目前正在紧急补建的义务教育学校和幼儿园就有150所。
“要解决教育资源均衡和科学布局问题,还需要提高城市人口的科学管理水平,认真研究城市发展战略。”显然,倪闽景还在被这样一个念头困扰着:
新建千校之后,人口向一线城市的迁徙聚集继续,还能怎么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