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获批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正在积极建成文化大省

来源: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
2013-02-20 10:45:33

2013年2月19日上午10时,甘肃省新闻办在北京举行甘肃加快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推进文化大省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蔡武,省委副书记欧阳坚介绍了有关情况并回答了媒体提问。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连辑及省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发布会。

甘肃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之悠久、文化之厚重,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这里,历史文化星罗棋布,红色文化地位突出,民俗文化多姿多彩,现代文化闪耀光芒,陇原大地就是一座艺术殿堂和文化宝库,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条件得天独厚。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批复意见,甘肃省的总体考虑是,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结合起来,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结合起来,把转型跨越发展与群众文化需求结合起来,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平台,加快文化大省建设,探索一条经济欠发达但文化资源富集地区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发布会上,王三运介绍说,今年1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批复甘肃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这是甘肃省继兰州新区之后,又一个摆到国家层面的战略平台,必将对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和甘肃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和深远的影响。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调研考察时提出要加快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甘肃的新要求。这为我们的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也增添了强大的动力。

王三运介绍说,在建设步骤上,现在至2015年是第一阶段,主要是编制出台总体规划,一批重点文物得到有效保护,启动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公共文化服务明显改善,使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2016年至2020年是第二阶段,主要目标是使大多数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形成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基地和西部现代文化创新发展高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在发展布局上,将重点围绕“一带”,建设“三区”,打造“十三板块”。“一带”,就是东西横贯甘肃境内1600多公里的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三区”,也就是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以敦煌文化为核心的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区。“十三板块”,就是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文化传承、古籍整理出版、红色文化弘扬、赛事会展举办等13项具体工作。在推进措施上,一是保护文化资源,提升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扩大甘肃文化影响力。二是强化文化服务,夯实文化基础设施,打造文化艺术精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更好地满足群众精神生活需求。三是发展文化产业,完善金融、税收、土地等扶持政策,加强文化园区和交易平台建设,实施一批重点产业项目,支持重点企业做大做强,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文化发展模式。

发布会上,蔡武介绍说,文化部积极支持甘肃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是甘肃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文化建设重大战略决策的创造性举措。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不仅会对甘肃文化大省建设产生重大推动作用,而且将对全国文化建设,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产生积极的影响。二是甘肃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将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文化科学发展探索一条路子。甘肃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努力把现有的优势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后发赶超,这不仅有利于促进甘肃省的文化跨越式发展,而且有利于探索出一条经济欠发达但文化资源富集地区科学发展的路子,对同类地区也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三是甘肃具有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优势和条件。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可以更加有效地保护、传承、展示甘肃独特的文化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创新和发展,让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资源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这些文化资源必将焕发出时代的光彩。四是支持西部地区发展是我们国家整个国家发展战略中的一项战略任务。甘肃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要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非常艰巨,不仅需要全省上下共同努力,更需要各方面的支持,需要建设对外开放的战略平台。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将大大地提升甘肃对内整合资源和对外扩大开放的水平,为甘肃省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蔡武表示,文化部将按照中央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强协调,在政策制定、资金投入、项目安排、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帮助和倾斜,全力支持甘肃省以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平台整体推进文化大省建设。(记者 薛朝华 李洋)

实习编辑:运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