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指数濒临爆表 十面“霾”伏咋就这么“毒”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01-14 09:50:58

PM2.5指数濒临爆表 十面“霾”伏咋就这么“毒”

  1月13日,一位游客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附近参观游览。新华社记者 公 磊摄

PM2.5指数濒临爆表 十面“霾”伏咋就这么“毒”

  图为在不同的天气状况下杭州市区同一地点的拼版照片:下图摄于2013年1月13日;上图摄于2012年8月6日。新华社记者 韩传号摄

“脏乎乎的雾让人太难受了,待一小会儿就觉得有点不舒服。”1月13日一早,戴着口罩出门的北京市民张先生无奈地说。

从1月10日晚间开始,连续盘踞京城3天的雾霾依然不散。北京市气象台1月13日10时35分发布北京气象史上首个霾橙色预警,当天北京平原地区将出现能见度小于2000米的霾,空气质量更加糟糕。

饱受雾霾侵害的不只是北京,中东部各地也陆续出现大范围和长时间雾霾天气。来自环保部门的监测数据显示,跟随大雾笼罩的范围,从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严重污染。

1

PM2.5指数濒临“爆表”

1月12日北京PM2.5指数濒临“爆表”,空气质量持续六级严重污染。监测显示,12日17时左右,北京市很多地区的PM2.5浓度值都达到每立方米700微克以上;23时,西直门北、南三环等监测点PM2.5实时浓度突破每立方米900微克。

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月13日零时,在中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部分监测点检测数据超过每立方米300微克,空气质量达严重污染级别。

1月13日,京津、河北、河南、江苏等地继续笼罩在雾霾中。北京已连续3天空气质量六级污染,天津所有区域空气质量处于“严重污染”状态,河北石家庄和江苏南京等地空气质量连续8天达污染等级,珠三角近日也出现PM2.5大范围超标,超标站点接近八成。

13日,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三天,雾霾天气将继续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和西南地区东部。继12日之后,13日18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最高级别的雾霾黄色预警。

2

大雾缘何变“毒气”?

“想在雾中把城市看清,更想明白雾霾原因所在。为何出现如此大范围的雾霾天气?为何空气都要变成了‘毒气’?……”许多人迫切希望能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事实上,雾霾天气持续,空气质量下降,并不是今年的新现象。近几年,每到秋冬特别是入冬以后,中国中东部地区不时会遇这种情况,其中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

气象专家指出,雾本身是干净的,它是由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而形成的,气象观测上把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米的称为雾。真正造成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并非雾本身,而是霾。空气污染物囤积形成霾,并借着雾大唱主角儿。冬季在水汽充足,而且缺少强冷空气的情况下更容易形成雾霾。

“雾本身不是污染,问题是每日向空气中排放的大量的污染物在这样的气象条件下得不到扩散,从而迅速累积令空气中的各项污染物超标。”北京市环保局大气处处长于建华说。

不断扩大的人口规模,快速增长的机动车保有量,如火如荼的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不仅消耗着大量的能源,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的持续加剧,快速增加的污染物,在不利气象条件“助力”下,就可能让大雾变成“毒气”。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