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日演"尖峰时刻" 大站为挤丢鞋乘客备拖鞋

作者:孟环 来源:北京晚报
2012-07-20 08:17:13

北京地铁日演

7月15日至8月31日,地铁上演暑运大战。进入暑期运输后,北京地铁平日(工作日)全路网15条线日均客运量已高达800万人次,北京地铁公司所辖13条线路日均客运量也已近700万人次。大部分客流都集中在早、晚高峰时段,此时段城中区骨干线路(1、2、5、10、13、八通线等)列车满载率已超100%。

地铁各主要干线早晚高峰到底拥挤到什么份儿上?常挤地铁的人都知道这个段子:首发站上车的人是与世无争的“隐士”、第二站是“贤士”站、然后是“战士”站、随即升级到“勇士”站,再升级到“壮士”站、最后变成“烈士”站……

记者近一周内分四次进行了采访,先不说人山人海的情形,就说一个小细节:因为发现挤地铁时穿凉拖最容易被挤丢,地铁西直门、建国门、苹果园、西二旗、宋家庄等客流高峰站特意准备了消过毒的便民拖鞋,丢鞋的乘客可以借走一双应急。地铁方面的服务十分细致贴心。但是,应在哪些环节入手,“摆平”高峰拥挤、让乘客出行更轻松呢?记者试图去寻找答案。

7月16日 早高峰 (亦庄线→5号线→1号线)

本周一早上7时55分驾车出门,10分钟,记者与附近居民郑小姐一起到达荣京西街站。郑小姐觉得,亦庄地铁的列车间隔太长,早高峰也得7到10分钟左右一班车,“错过的话就麻烦了,上班要迟到。”

大约20分钟后,记者和郑小姐到达总站宋家庄换乘5号线,随着人流挪移到台阶,往下看,站台几乎被挤满。上车之后,车厢内已经满员,从第二站起,每个站能挤上来的人都是“战士”。郑小姐说:“我只在限行这一天挤地铁,其他时间我宁愿开车堵在路上,最起码不会被挤成照片。”

最后,记者随郑小姐在东单站换乘一号线,人挤人基本走不动,大家一点点挪步,记者已满身是汗。“每次我能在第二趟车挤进去就阿弥陀佛了,而且常常需要执勤的工作人员在后面推我几下才能挤进去,上去那一瞬间有几秒是无法呼吸的。”郑小姐一边说着,一边和记者随大家“流进”车厢门,瞬间被埋在乘客中间,“好处”是基本不用拉着把手,因为压根儿没有空隙让人摔倒。这时候鼻子贴鼻子,绝不是交谈的好时机,记者和郑小姐一路沉默抵达大望路站的公司,全程约1个半小时。

乘客声音

郑菲(公司白领):换乘通道、站厅层没有空调,早晚高峰让人热得一身大汗。强烈建议学习香港地铁,坚决不许在车厢里吃东西。当你被挤得七荤八素的时候,旁边还有吃煎饼、灌饼、肉夹馍、油饼的,各种味道啊,闻得晕乎乎的想吐。关于“咸猪手”,这个夏天以来我没有遇到过。但是我的女朋友遇到过,但人太多了,她很难躲开。不知道是否可以设立女性车厢,哪怕只是早晚高峰时段设立呢。

7月17日 早高峰 (八通线→1号线)

周二早上不到7时出发,5分钟后,记者来到果园站。此时几排导流栏杆还算空,前方不到10人排队进站。绕来绕去,记者通过了安检。站台上,每个车门等候处约有20人排队,有人看来车没有空座位,继续等待下一趟列车。记者进入车厢后,尚可宽松站着。传媒大学站、高碑店站过后,记者已被紧紧挤在车厢一角。这两站有很多乘客没能挤上车。

约半小时后,到达四惠东。换乘1号线的大厅没有空调,7排导流栏杆密密麻麻排满人,十分闷热。从八通线到1号线的站台,平时只需要2分钟就能走完的距离,记者挪动着走全程用了10分钟,站台上的车门等待区依旧有栏杆分隔,每个车门前约有20多人等待,秩序还是不错的。工作人员拿着喇叭喊:“注意安全!不要拥挤!不要座儿的快上!”上车铃很快响起,记者一头扎进车厢。

走进车厢,身边一位乘客还可以悠闲地拿着手机玩“切西瓜”游戏。但第一站四惠过去后,记者又被客流“夹起来”,那位乘客也只能告别游戏时光、紧紧攥着手机贴在胸前。每次停车开门,一股股强大的外力压来,前胸后背、左膀右臂,除了头部,男女老少已无尴尬余地,身体全面接触。7时55分,记者到达建国门站,拼命挤下车去换乘2号线,但是第一趟车未能挤上去。出站时,刷卡闸机前也排起缓慢移动的队伍。

乘客声音

于先生(事业单位职员):客流高峰时地铁工作人员维持秩序十分卖力辛苦,部分地铁站的高峰限流我也理解,但时间一定要科学设定,有的站没必要那么早限流。比如八通线果园站,7时10分之前人还不算多,那时候比较空,就要绕好几绕导流栏杆才能走进去,有些不合理。以前限流时间从7时30分开始,如今提前到7时10分不知道怎么考虑的。

7月18日 早高峰 (13号线→2号线)

周三早7时20分许,从13号线柳芳站上车,记者好不容易用手推着前方的乘客挤上车后,立刻踮起脚尖,就怕被车门夹到。

一直紧贴着车门坐了一站地后,抵达了东直门站。车门刚一打开,乘客就像开闸的洪水一样猛地向前冲,很多乘客都是一路小跑。在“跑”了五六分钟之后,人潮开始堆积在通向最后一扇铁门的通道里。这里长期会在早高峰时实行限流:地铁工作人员总会将铁门半敞着,限制从这里涌入地铁2号线站台的人潮。记者跟随前方乘客放缓了脚步,两三分钟后才挪到了半开的那扇铁门那里。一个小伙子通过铁门时忍不住使劲地用脚踹了铁门一脚,铁门确实开得更大了些,更多的乘客开始涌进了换乘通道,和正由2号线地铁出站的乘客几乎“撞”在了一起。地铁工作人员立刻赶过来大喊道:“大家不要急,注意脚下安全!”

人潮涌向2号线站台时,一不小心都会踩到前方乘客的脚。正当记者低头看着脚下台阶时,自己的脚却被后方的一名小伙子踩住了,鞋差点被踩掉。此时,耳旁响起关门铃声,眼睁睁看着近在咫尺的车门,但前方全是人,根本走不快,记者只能目送着列车关门远去。当记者走完台阶,站台上又排起了一条条长队,第二趟列车也已进站。7时50分许,记者终于抵达北京站,拎着大包小包的旅客开始下车,站台上依旧“堆”满了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