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姓“公”有多难?透视新一轮公车改革难点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超八成公车将被取消,市管干部不再配车,节省15%开支,上亿元公车处置拍卖收入为公车消费“明显减负”……近期启动的温州车改,成为新一轮地方公车改革的焦点。
公车改革,“三公”消费改革的重头戏。多年来,国内公车改革虽有推进,但公车私用、公车滥用的痼疾未改,个别地方还滋生了“钱也拿、车照坐”的新问题。专家指出,杭州、温州车改的思路具有一定突破性,随着改革深化,还应寻求治本措施,根治“车轮腐败”。
公车“一刀切”,能否管住滥用
曾在国内引起反响的杭州车改,最突出的特点是公车统一上缴,大幅减少数量。两年实践证明,杭州车改节约公务交通费用约30%。
此次温州车改似乎力度更大,除省管干部用车、执法执勤用车以外,所有公车“一刀切”,将1400多辆公车全部拍卖处置,并提出了“近程货币化,远程市场化”进行公务用车改革、车贴按档次发放、公车驾驶员人性化分流等一系列措施。
为确保效果,温州市长陈金彪还规定了公车改革“四不准”:不准借用或占用下属单位或其他单位车辆,不准接受企业捐赠车辆等,以杜绝“补贴照拿、公车照坐”。
复旦大学教授顾晓鸣等认为,在公车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中,最突出的焦点是首先如何保障公车姓“公”。温州车改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一定程度上遏制目前泛滥的“公车私用”。而用差异化的补偿,能相对避免“一刀切”的弊端,减少改革的阻力。
但专家同时指出,近年来各地公车改革措施不少,但诸如“补贴照拿、公车照坐”的情况依然存在,公车改革的底线和高压线一再被突破,尤其是一些地方出现了公车回流,泛滥程度比改革前更甚。由此看来,诸如温州车改的办法能否奏效,关键在于能否“关住后门”。
此前,国内公车使用中,“三个1/3”已是公开的秘密:即“领导公务用1/3,领导私用1/3,驾驶员私用1/3”。看看国内各大城市的饭店、商场、学校、旅游景点、住宅小区里停着的各类公车,就知道“公车私用”现象有普遍性,有些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
“每逢节假日,几乎成为公车私用的‘重灾期’,各地景区、高速公路上跑的公车比例不小。”长期关注公车改革的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说。
近期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中央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尚晓汀就明确表态:“要对公车私用行为实行‘零容忍’,发现一起处理一起,重拳出击。”
记者了解到,国内一些地方为监管“公车公用”,有的耗资千万元为公车安装GPS,监管公车的去向。但实行至今,基本都是“内部掌握”。还有一些城市酝酿为所有公务车辆喷涂车身“标识”,让公车不敢“胡来”,但此举受到的抵制大,难以有效实施。
“钱也拿车照坐”,车补不能福利化
近年来,国内公车改革正在攻坚克难,在各地改革中,使用货币补贴最为常见。杭州、温州车改基本上是将普通公务员至局级公务员分为300元到接近3000元的标准。
杭州、温州都明确规定,车改补贴为公务活动交通费用,不计入工资性收入,存入专用账户,用于跟交通有关的支出,如加油、保险、汽车维修等费用,不可提现或挪作他用。这从某种角度避免了原先“补贴等于变相收入”的弊病,也形成了一种监督。
叶青说,货币化补贴是当前国情下车改过渡阶段一个较合理的措施,毕竟改革了公务员的既得利益,“但问题的关键,是目前制定的补贴标准是否合理?补贴多少到底谁说了算?”
一位温州市民说:“一个干部每月若两三千元是否合理?简单测算下,出行的公交车价格多少?出租车每公里运价多少?按22个工作日计算,一个干部每天100多元钱,难道公务员需要整天在外面跑?货币补贴高了,会不会有变相‘福利’之嫌?”
华东师大社会发展学院教授文军说,车改货币化补贴制定标准值得研究。“车改关键是规则制定者就是利益相关者,制定补贴依据要向社会公开,公车改革不能是‘看起来很美’,在监督上也应该引入舆论监督、公众监督等。”
减少无序膨胀,走出“越改越多”怪圈
相对于公款出国、公款招待而言,“公车浪费”的情况公众感受更直观,“刺眼”的“车轮腐败”现象影响更大。
中国有多少辆公车,每年花费多少?恐怕是一道无解难题。“几乎连财政部门也说不清准确数字,因为国内公车数量无序膨胀,公车浪费现象普遍。”叶青表示,“如果全国就算只有200万辆公车,每辆车每年10万,已达两千亿。而这个数字并不包括公车私用的费用,真正的开销,可能要高得多。”
长期以来,对于公车浪费、公车腐败治理的着力点一直在监督,各地的一些办法,如公车集中管理、车身喷涂标识、安装GPS锁定轨迹等,诚然有一些约束作用,但有些效果并非很明显,有的还滋生了新的浪费。
三百多年前,先哲黄宗羲就发现,历史上每次税改后,百姓负担降低一段时间后会涨到更高的水平,被称为“黄宗羲定律”。专家认为,反观近年来国内车改,一些地方和部门越改越多、越改越乱的情况也客观存在,车改打破“积累莫返之害”怪圈刻不容缓。
叶青说:“世界各国公务车辆管理使用基本都是如此,公车都是屈指可数,特定的公务活动才能用。必须严格公车配置范围和标准,只有改掉公车使用中的特权,大量削减公车,实现有效监督,才能真正打破车改‘越改越多’怪圈。”
来源:新华网 编辑:许银娟
热门推荐
更多>- 北京今日最高气温27℃ 成今年入春以来最暖一天 河南新郑:黄帝故里举行“拜祖大典” 高清:广东省东部地区遭冰雹大风袭击 网曝衡水二中教学楼全封闭如监狱 四川南充一中教学楼突发大火 深圳一地铁乘客晕倒引发踩踏 9人受伤
- 北京八大处:民间茶师傅秀炒制春茶 北京地铁2号线信号故障 致部分列车晚点 男女冒雨相亲 搭配衔杯传水增感情 成都一80吨砂石车爆胎翻倒压教练车 车中5人死3人 深圳一企业排污 致周边“血流成河” 路人冒充明星“闯入”北京电影节红毯
- 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4月11日-17日 2015中国国际照相机械影像器材与技术博览会在京开幕 芦山地震重建:屋顶上的“LOVE” 天津实施全国首例儿童二次亲体肝移植 父母接力献肝救子 “华中第一高楼”封顶 情侣建设者楼顶浪漫求婚 内蒙古阿尔山惊现红色天空下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