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旬教师倾毕生积蓄“买”200余个奖项 组图

作者:前来 来源:广州日报
2012-05-17 08:41:36

“获奖专业户”的诗人情怀

肇庆市德庆县德城镇大桥乡三中队12号,是国内各种获奖通知寄给杜伟新的地址。为什么国内各种“大奖”总是能找上杜伟新,邻居们很疑惑。杜伟新对此的解释是,自己名气大,是在广东有一定知名度的诗人。

1962年,杜伟新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早在上高中时期,他就迷恋写诗,杜伟新说,在那个迷茫的年代,正是各种诗歌,帮他度过了懵懂的青春期。

1988年,杜伟新从肇庆西江学院物理系毕业,最终却选择回老家德庆县当一名中学教师。杜伟新的父亲也大为火光,当时大专生还比较吃香,父亲原本准备让他考个公务员。

杜伟新的教师生涯第一站是德庆县石角中学。但很快,学校就发现,这个年轻人的心思不在教物理上,他更像一名文艺青年。在学生们看来,杜伟新也不是个好老师,他所带的科目成绩也总是年级倒数。学生们发现这位老师讲课天南海北,学生们听着也是云里雾里。每次上他的课,不少学生都到外面逃课。

1995年,杜伟新告别了自己教师生涯的第一站,从石角中学调到了新圩中学。据他介绍,这次被迫离开是因为和学校领导结下了仇。1994年,他的一篇诗歌在北京一家杂志上发表,对方邀请他前往北京参加一个研讨会,但学校坚决不同意他去。后来,他直接找到了当时的德庆县委书记、县长,后来县领导发话,要求学校先替他垫付相关费用。最终,杜伟新去北京开研讨会了,但与学校的梁子也从此结下。1995年,学校以其教学成绩不合格为由,申请教育部门将其调离。

但在任教的第二所中学,杜伟新对诗歌如痴如狂。此后十多年间,他先后在《人民日报》、《星星诗刊》、《青年诗人》和《西江日报》等报刊发表了700多首诗歌。1997年,他还加入广东省作协。他的“获奖”生涯也从此拉开。

“山寨”奖项的受害者

199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杜伟新的一篇诗作被国内某刊物“相中”,需要交200元钱才能获得证书。此后一发不可收拾,各种获奖证书像一个巨大的漩涡将杜伟新卷了进去,各种“获奖通知”雪片般飞来,但都有一个共同点:交钱就有奖。当然,“获奖”的外衣是不同的,有些说是聘请他担任终身馆长,需一次性缴纳会费780元;有说是作品入围,需缴纳订书费2000元;有说是他获得多个机构联合评选的“杰出专家”、“荣誉博士”,需缴纳证书工本费200元。对于这些奖项,杜伟新一一“笑纳”。

随后的十多年间,杜伟新不厌其烦地寻找机会,以高亢的嗓音向他的观众开启冗长的演讲,内容是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和获得的各种奖项。他的学生们自然也是观众之一。

然而,屡屡“获奖”的代价也是沉重的。十多年间获奖花费的这十多万元,几乎是他毕生的积蓄。由于没钱买房,至今他已在岳父母家住了20多年。他和妻子的卧室中除了陈旧的木床、书柜和书桌外,就剩下堆积如山的书籍和证书、奖杯了。由于“获奖”和“赠书”太多,他不得不将楼下的柴房清空,用来储存各种书籍和奖杯。

由于“不务正业”,十多年间,他先后从重点中学到普通中学,再到镇中心小学,再到农村小学。

孤独的人

命运似乎和杜伟新开了个玩笑。2009年,杜伟新的母亲患上癌症,为给母亲治病,杜伟新捉襟见肘。

“他现在穷得只剩下奖杯和证书了。我的两个儿子也曾劝他,但根本劝不动,最后还发生争吵,现在只能由着他。”对于女婿痴迷“获奖”,岳父谢子关看在眼中,却只能叹息。“我这个女婿就是被各种假奖项给害了。”言谈间,老人家禁不住老泪纵横。

杜伟新最后的落脚点定格在了德庆县一所乡村小学上咀小学。和在老家情形差不多,学校早就有人窃窃私语,说老杜“得奖得上瘾,走火入魔了”。但老杜的同事王鑫(化名)不这么认为,他说,老杜脑子没有问题,只是入戏太深,沉迷在自己的世界中。老杜曾是上世纪80年代的大专生,在当时也算是高学历人才,并且,老杜写诗的确有两把刷子,那绝不是吹的。在2010年举办的肇庆市第五届读书节活动中,老杜创作的诗歌《龙母的传说》被市委宣传部等主办单位选中,在开幕式上朗诵。平素和人探讨中国教育,老杜思路开阔,声音洪亮,还有一句顺口溜:“肇庆现在搞的是彻头彻尾的应试教育。”“他得奖得的入迷了,太想通过得奖来证明自己精神上的高洁,他生活在一个虚构的世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