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大地善如潮——写在“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蓬勃开展之际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河北滦南的普通妇女高淑珍,10多年来免费收教近百名残疾孩子。
5月的阳光,把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照得亮亮的、暖暖的。
这里,是河北唐山滦南县洼里村妇女高淑珍的家。从1999年至今,她先后在这个小院里免费收教近百名残疾孩子,义务照顾他们的生活,哺育他们快乐成长。在她的感召下,严文杰、任丽华等一批志愿者也陆续参与到关爱这些残疾孩子的志愿服务行动中。发生在“爱心小院”的善行义举经央视等媒体报道后,引起强烈反响,越来越多的个人、单位踊跃加入为残疾孩子奉献爱心和帮扶“爱心小院”的行列。
“爱心小院”爱心涌,燕赵大地善如潮。数据显示,仅今年2月份以来,河北全省各级主要媒体就发现、报道“百姓雷锋”2700多个。全省注册志愿者人数已经超过500万,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活跃。崇善、扬善、乐善、从善的温馨之风,正吹遍城乡各地。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实践充分证明,今年2月25日启动的“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学雷锋、积善行,日益成为更多燕赵儿女的自觉行动。愈发浓烈的互助、诚信、敬业、孝老之风,给社会增添了融融暖意,也滋润着百姓的心灵。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地生根
今年2月25日,在河北省委八届二次全会吹响建设文化强省号角、全国大规模学雷锋活动火热展开之际,“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正式启动。
河北省委对开展好学习雷锋、“善行河北”活动高度重视。省委书记张庆黎要求,要把学雷锋活动与道德建设结合起来,扎实开展“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确保收到良好的效果,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河北落地生根。
近年来,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河北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公民道德建设呈现出蓬勃生机,社会道德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并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好人扎堆”的“青县现象”,就是河北道德建设成效的一个缩影。2001年以来,该县不断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创新载体,持续加强道德建设,先后评出县级道德模范720多名,受到国家、省和沧州市表彰的有50多人,文明风尚日益浓厚,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然而,也不能不看到,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河北个别地方、个别领域也出现了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的现象。如不尽快扭转,势必会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和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该怎样进一步加强社会道德建设,形成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凝聚起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时代的问号,期待着回答。
站在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新的历史起点,新一届河北省委深刻认识到,进一步加强道德建设,既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又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利益的现实需要;既是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应有之义、必然要求,又是其精神支撑、重要保障。因而,必须搭建新平台、推出新载体,进一步把公民道德建设引向深入,以适应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响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几经调研,几番论证,河北省文明委制定出台了开展“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方案,明确了活动的指导思想、重点内容、运作方式、组织领导。省委常委、省文明委常务副主任、省委宣传部部长艾文礼说:“开展‘善行河北’活动,是我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实践,是新时期弘扬雷锋精神的具有河北特点的新载体,是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的新举措!”
“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召开后,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精心组织,加强协调和指导,充分发挥各行业组织和群众团体的职能作用,各地各部门各行业广泛动员,活动很快在全省城乡广泛开展起来。学雷锋、积善行,成为燕赵大地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最强音。
相关报道
- 河北省出台十条意见支持工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 河北省正定新区建设2012年将初见形象
- 河北省沿海地区总体规划(2011-2020年)出炉
- 河北省将打造沿海五大“走廊”
- 燕赵沿海满眼春———港澳媒体河北沿海采访侧记
热门推荐
更多>

- 11部贺岁片更改档期 院线:挪一次档期漏一次气
- 《愤怒的小鸟》2016提前上映 躲避强敌《人猿泰山》
- 斯威夫特六周领跑美单曲榜 荣森下载夺冠
- 美版甄嬛传缩至6集 孙俪两集弄死个对手?
- 第87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九强名单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