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性,还是要命? 农村防艾,告诉农民“狼来了”

来源:人民日报
2011-12-08 08:55:02

要性,还是要命? 农村防艾,告诉农民“狼来了”

告诉农民“狼来了”——广西龙州县艾滋病防治新模式调查

今年12月1日是第二十四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全面预防,积极治疗,消除歧视”。防控艾滋病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经过多年努力,我国艾滋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疫情上升势头减缓,但当前艾滋病传播形势依然严峻,防治艾滋病仍是一场攻坚战。

1. 病例数为何连年攀升?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艾滋病宣传过度强调握手、接吻、共餐等途径不传播,致使很多人误认为“艾滋病不可怕”

两年前,在龙州县的一个村子里,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卓家同问一位阿婆:“艾滋病可怕吗?”阿婆回答:“不可怕,得了艾滋病可以当明星。”他又问一位老汉:“怕不怕艾滋病?”老汉说:“不怕,得了艾滋病,中医可以治,还能上电视。”

这样的回答,令卓家同大吃一惊。

龙州县地处中越边境,人口27万。自1997年报告首例艾滋病以来,疫情发展迅速,感染率以县为单位居广西第七位。2007年累计报告艾滋病406例,今年7月上升到1005例,3年多翻了一倍以上。

为什么艾滋病报告人数连年攀升?卓家同经过认真调研,发现了一组惊人的数字:

从传播途径看,2000年以前均为吸毒传播。从2001年开始,性传播比例逐年上升。2010年,在新报告的艾滋病患者及病毒感染者中,96%为性传播;67%为农民;79%为已婚者;52%为35岁至49岁人群;77%为嫖娼感染,其中嫖娼后一年内发病的占36%。

这些数字表明,农民已经成为艾滋病高危人群,性传播已经成为艾滋病传播的主要渠道。

卓家同认为,过去,艾滋病防控重点是吸毒者、暗娼等高危人群。但是,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并未阻止感染率的上升。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艾滋病宣传过度强调握手、接吻、共餐等途径不传播,致使很多人误认为“艾滋病不可怕”。而暗娼在金钱的诱惑下,很容易放弃使用安全套,导致艾滋病传播。

为此,卓家同提出一个全新的思路:在农村地区,艾滋病防控重点应从吸毒者、暗娼高危人群等向普通人群转移,从极少数感染者向大多数未感染者转移。同时,要重点宣讲艾滋病的危害性,让更多人自警自省自防,杜绝不安全性行为,这样才能真正减少新发感染者,遏制艾滋病快速蔓延势头。

“要告诉农民‘狼来了’、‘狼很凶猛’,而不是‘狼不咬人’、‘狼不可怕’。”卓家同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