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条信息刚起步
卖家数据库有搜索功能,
侦查员竟然一下就查到自家地址
暗访中,记者发现,卖家手中信息量惊人。以那个卖北京业主资料的卖家为例,他自称手中有200多个北京今年新交工楼盘的资料,以平均每个楼盘1000户计算,仅这一项,他手中就掌握着20多万业主资料,而很多卖家实际上绝不仅收集某一方面信息资料,而是分类细化,种类繁多。最近丰台警方抓获了一个通过QQ倒卖个人信息的犯罪嫌疑人,他手头就掌握着1000多万条信息。
侦破此案的侦查员透露,他们在一家信息咨询公司老板赵某的电脑里发现了一个可疑的数据库,里面密密麻麻全是个人信息,有1000多万条。赵某供认他两年来靠买卖这些信息赚钱,为了便于管理这些数据,他专门制作了数据库并对这些信息数据进行分类,以便能够根据客户的资料需求更加方便、快捷地筛选出不同类别的数据,数据库还有搜索功能,侦查员把自己的手机号码输入进去,居然马上就查到了自己的住址、机动车等相关信息。
而这些信息是哪里搞来的呢?赵某表示,来源还是QQ群和网络,“交易也全部通过网络完成,双方不会有任何接触。”1000万条信息看似数量庞大,在他们这些从业者眼里只是“小菜一碟”,赵某手里有套信息是1000多万个北京移动的号码,“我花800元买来的。”然后他在QQ群里寻找客户,把这些信息再卖出去,“这些手机信息是按照话费的高低排列顺序的,话费高说明机主消费能力比较强,发广告的人愿意找这样的客户。一般情况下,我一两百元卖出去几万条到十万条。”
二道贩子发了家
赵某倒卖两年信息后,赚的钱买了辆别克君越
在“QQ联盟”里,有无数个像赵某这样的“信息二道贩子”,这成了不少人的“生财之道”。由于几乎没有门槛,从业者越来越多,产业链也越来越庞大,“他们是这个产业的低端链条,但也是信息倒卖的主要渠道。”丰台检察院的工作人员侯继男告诉记者。
进行这种秘密交易的QQ群到底有多少?“数量肯定非常庞大,目前暴露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侯继男表示,在丰台检察院最近批捕的一起倒卖个人信息串案中,“信息二道贩子”赵家学(化名)归案后,警方对他电脑硬盘的数据进行了恢复,通过缴获的QQ记录,警方对该案的全部涉案QQ号进行侦查,发现涉及违法犯罪行为的QQ群10个,累计群内网民1365人,人数最多的群有500名成员,人数最少的群也有59人。通过对群内个人发帖的分析,警方初步确定活跃群6个,涉及63个号码60人,经过技术手段查获26个地址在北京的QQ号。随后,警方展开了全市范围抓捕,抓获犯罪嫌疑人25名。
仅仅一个“信息二道贩子”联系的QQ群的“同行”就达到了1300多人,“人员非常庞杂,从抓获的嫌疑人来看,很多是外来务工人员,没有工作就靠这个挣钱,而且很多人确实赚到钱,听到朋友、老乡靠这个挣钱之后,更多的人加入进来,而他们根本不知道这种行为触犯了刑法,被抓的时候非常诧异。”侯继男告诉记者。
被抓获的信息咨询公司老板赵某倒卖信息两年,赚的钱买了一辆别克君越轿车。他表示,赚钱的方法非常简单,最初,他按照一个网友教的方法试着从一个QQ群中花100元买入1000条个人信息,然后毫不费力地就将这1000条信息以200元的价格卖给了另一个群里的买家。此后,他有时间就泡在网上,不断从网友手中购买信息,通常情况下,赵某会以几分至两毛一条的低价收购信息,然后再以赚取五分至一毛的差价在网络上进行销售。而另一名犯罪嫌疑人赵家学是为了在老家娶亲置办彩礼,经人“指点”干上了这个。他总共干了一个多月,出售了个人信息20多万条,共赚1万多元,远高于一般打工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