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今冬热费收缴不足三成 热力集团拿数亿欠条

作者:刘昊 来源:北京日报
2011-11-23 08:50:23

北京市正式供暖已逾一周,距离本采暖期12月31日的热费交纳最后期限也只有一个多月了,但目前本采暖期居民热费收缴率不足30%。而近十年,市热力集团已“攒下”十余亿的热费欠条,其中八成为居民用热所欠。

虽然本市规定的供暖费缴纳时限长达半年多,但据市供热办副主任许晓晨透露,目前热费缴纳率全市仅有20%至30%,乐观地估计,预计在12月31日交费截止日前按时缴费的居民也就50%左右。明年3月15日采暖期结束前,收费率能达到70%。“近几年,各供热单位都加强了热费的清欠力度,30%的欠费率已经好于往年了。”许晓晨说。

今冬,本市居民供暖面积达5亿多平方米。目前本市供暖价格按燃煤、集中供暖、燃气或燃油等不同方式,每平方米在19至30元之间。按平均每平方米26元计算,全市居民热费要是收齐得超过130亿元。据估算,本采暖季会产生新欠热费近40亿元。

为清缴欠费,市热力集团去年新成立了热费清欠中心。经该中心梳理,2000年至今,拖欠市热力集团的热费已累计达到13.57亿之巨,其中居民的“欠条”最多,占到80%左右。

通过对2010年以前的欠费情况进行梳理、分类,市热力集团热费清欠中心共排查出居民欠费、物业欠费、倒闭破产企业无力支付热费、政策问题欠费、恶意欠费、侵占热费、投资欠费、内部管理问题欠费等八大原因。居民的巨额欠费中,市热力集团收费到户的居民欠费达到5亿至6亿元,而由于物业原因所欠热费中也有3.5亿元为居民用热欠费。

此外,伴随着城市规划的发展,大量拆迁改造也使得供暖费欠费流失,追缴难度增大。社会企业拖欠的热费也有2.21亿元之巨,很多企业经营不善倒闭或濒临倒闭,无力支付热费,“已成烂摊子。”

“热法里规定,供热企业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要保证供暖,我们当然责无旁贷,但现在这也成了很多‘老赖’要挟我们的手段,他们知道反正你不敢不供。”市热力集团热费管理中心经理王来顺说。在他看来,新版供热管理办法实施一年多以来,仍缺失后续的管理细则支持,“最主要的是对热费交纳要有强力的控制手段。”

把脉供暖欠费

上门收费:居民和单位踢皮球

目前,在市热力集团的百万居民用户中,收费到户的约65万户。上门收费,最常听到的拒交理由就是“找我们单位去。”

“长期以来‘热’是一种福利,但其实‘热’也是一种特殊商品。”王来顺说,本市冬季采暖长期是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的福利,“热”不被当作商品。集中供热费由职工所在单位向供热企业支付,职工并不承担。

“交费的不用热,用热的不交费。”用热与交费主体的长期分离,使很多居民产生了“交热费是单位的事,找不到我头上”的观念。

“很多老旧小区交费难,就是因为这些小区里大都住着老企业的职工,他们的单位大都转制、破产、倒闭,居民让我们找单位,而单位又无力交欠款,我们就像皮球似的被踢来踢去。”王来顺对此很是无奈。

除了缺乏交费意识、单位交不上等原因外,居民交费习惯是先用热后交费,往往正式供暖后或是拖到年底才交。每年5月起供暖收费员上门收费时,常常会听到“我这还开空调呢,您就收热费了”的挖苦。

许晓晨表示,每年供暖前,供暖企业需要先垫付大量资金买燃料,维修管线,做供暖准备。如果居民不按时交热费,或是拖欠热费过多,企业供暖准备不充分,就无法保证供暖质量,这就形成不交费-供暖质量不好、供暖质量不好-不交费的恶性循环。

代收代缴:物业与企业捉迷藏

市热力集团还有约35万户居民用户由物业等单位代收代缴,有的物业截留、扣留、挪用热费,与供热单位捉迷藏。

“有的物业用热力集团的热源挣钱。”王来顺说。热力集团集中供暖价格为每平方米24元,其中19.5元为热费,4.5元为小区热力站、楼内供热系统、二次管线维护等管理费。“这4.5元就是物业眼里的利润。”

部分代收代缴热费的物业公司为了争取利润,瞒报热费实际收缴率,“比如他收了80%的热费,却按100%提留管理费,这样热费就欠收不少,时间一长,就越欠越多。”王来顺说。物业提取了管理费,却也没用在供暖设施的维护上,这就影响了很多正常交费居民的用热质量。

去年4月本市新颁布供热管理办法,其中明确“谁供热,谁收费,谁用热,谁交费。”不供热的物业就不能再代收代缴热费,利润消失了,很多物业在临近供暖时“情绪化退出”。“有的彻底不管了,有的虽然不管但还继续收管理费。更让我们为难的是,部分物业还不给原始业主资料,我们想收都不知道找谁。”王来顺说。

目前,已有768个物业或单位将供暖费收缴交给了热力集团,这部分转嫁的欠款超过3.5亿元。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