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78.6%受访者坦言与他人打交道时想过录音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11-08 08:57:41

调查显示78.6%受访者坦言与他人打交道时想过录音

“录音门”里医患暗战“步步惊心”。漫画:李宏宇

近日,在广东一家医院发生的“录音门”引起社会强烈关注。1个多月前,1岁男孩小涵患病被送到医院就诊,父亲因质疑医生的一些做法,要求参与专家会诊并全程录音,同时复印病历、检验结果,另找院外专家进行咨询。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对1704人进行的在线调查显示,76.3%的人表示关注“录音门”,69.7%的受访者担心“录音门”会加剧医患之间的不信任感。

“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都选择录音,最终受害的还是患者”

患者录音是对还是错?有人指出,医学本来就是一门具有争议性的学科,没有百分之百的对和错,但录音会让医生“步步惊心”,医生需要患者多给一点信任;但也有人认为,在整个社会缺乏诚信的情况下,患者进行录音很正常,无可厚非。

调查中,公众对“录音门”的态度也莫衷一是:50.3%的人支持录音,觉得录音会避免可能的医患纠纷;49.7%的人反对录音,认为患者应给医生多一点信任。

“只要录音没对医生的救治行为造成不利影响,医生就应接受这种监督。”湖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徐中缘指出,患者与医院、医生是一种合同关系。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患者或其亲属有权对整个过程实施必要监督。

但太原市太行医院医生冀振芬认为,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录音,是对医生的不尊重和不信任,很容易引发医患矛盾。冀振芬和身边的同事,也遇到过被录音的情况,尤其是妇产科医生的这种遭遇更多。

“有的患者,从治疗之始就拿出手机录音。医生通常并不会过多干涉,觉得履行好义务就行了,但有的患者将录音里的话逐字逐句地分析和解读,好像希望抓到医生的把柄,这就是不对的。另外,在专家会诊时,规定了家属不能在旁边,全程录音这种现象就更不该出现了。”冀振芬说。

冀振芬认为,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都选择录音,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医生的工作和心情,最终受害的还是患者。比如,医生基于患者的明确症状,本可以用最简单的办法进行治疗,但假如患者录音,一些可做可不做的检查可能就必须要做了。这无疑会增加患者的就医费用和时间。

调查中,94.5%的受访者认为,广州“录音门”会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59.4%的人担心“录音门”会让医生给患者进行重复检查、过度检查,从而规避责任;45.6%的人觉得,这使医生无法专心诊疗,最终患者受害。同时,也有34.1%的人认为,“录音门”也可能会让医生更认真地对待患者。

“现在的医生很难当。”冀振芬坦言,一些手术存在风险,但很多病人都要求医生百分之百治疗成功,这基本是不可能的。医患关系之所以紧张,往往是因为社会舆论总喜欢从反面来评价医生,比如拿一些医生收红包等不好的行为以偏概全。

徐中缘告诉记者,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患者及其家属大多不会录音、录像。反而医院在治疗过程中经常会录音或录像,目的是为了提高救治水平和科学性。医院一般也不会让患者家属介入救治过程,最多让患者家属在治疗室外观看治疗过程。

徐中缘认为,在进行风险性较大、结果难以预测的一些大手术时,为了不给医生造成心理负担,医院可以在合同中进行限制,约定在一些情况下患者不要录音、录像。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