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费“返现”已成常态 滋生腐败曝行业潜规则

来源:法制日报
2011-09-08 09:23:35

会议费“返现”已成常态 滋生腐败曝行业潜规则

戴查绘

一封举报信寄到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信中揭露某宾馆返还会议费现金内情,请求检察机关调查核实并给予查处。

近年来,西城区检察院查处了数起有关单位会议费背后隐藏的贪污、挪用公款的犯罪案件,这一举报立即引起检察官的高度警惕。当办案检察官前往被举报宾馆调查后,发现自2003年以来,有多达50余家的国家机关、国有事业单位在该宾馆返还过会议费现金,其中15家“常客”单位的“返现”行为已经成为常态,几乎每隔几个月就发生一次……

会议频繁返现盛行

“返现”一词最早出现在商场经营活动中,是卖场常用的促销方法之一,后来在通讯行业、酒店业、电子商务、银行业展开。

据西城区检察院检察官向《法制日报》记者介绍,所谓“返现”,即单位开出会务费支票进入对方(会议场所或经办会议公司)账户后,会议单位人员要求对方返还现金。具体而言,即对方在扣除提现费用的税费和自定的高额提现手续费后,将所要求的数额以现金方式返还给会议单位或个人。

仅北京,各会议中心、高级场所、高级宾馆以及各大院校天天都有名目繁多的各种会议召开,诸多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每年会议费项目支出的金额总数绝非微薄小账。

所谓会议费,是指机关、企事业单位为了发展需要召开的各种会议所发生的相关费用。在会计办理程序上,通常将其列入“管理费用”的明细科目。

西城区检察院在办理会议费涉罪相关案件后发现:虚假加大会议支出成本并返还现金的现象普遍存在,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酒店行业的一种“潜规则”,其犯罪隐患巨大。

2009年,北京市某文化有限公司返还会议费涉嫌贪污、挪用公款的行为被人举报到西城区检察院。该院检察官迅即展开调查取证,罗某、董某、杨某3人贪污会议费的罪行败露。案情显示:在2007年至2009年期间,3人利用负责组织会议及账目结算的职务便利,以虚假加大会议成本并以返还现金及储值卡的形式分别涉嫌贪污会议公款近10万元人民币。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