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组建“穷人银行” 三年后贷帮成“丐帮”

来源:红网
2011-08-24 15:31:58

男子组建“穷人银行” 三年后贷帮成“丐帮”

负责农村小额贷款的信贷员会自制村里的地图,这都是他们或徒步、或骑着自行车行走村落的结果。图/记者范思鼎

他们3年前第一单“生意”是3000元,3年来,他们共做了1200万元“生意”。

他们的老板,3年前年收入数十万元,3年后需借债给员工开工资。

2009年,尹飞和朋友在深圳创办贷帮,这是国内首个公益性P2P微额贷款网络平台他们构建了一个平台,撮合城里人将手头的闲钱贷给需要资金的农户。他们希望在中国复制曾获诺贝尔和平奖的孟加拉乡村银行。

自2009年撮合第一笔3000元贷款开始,目前,贷帮已在湖南沅江、湖北黄冈、江西萍乡、贵州黔东南、广西钦州等地开设办事处,累计撮合贷款2000多笔,总额1200万元。

但是,由于贷帮运作成本非常高,3年来已累计投入800多万元;而他们3年的营业收入才36万元,甚至比不上“帮主”尹飞辞职前的年薪,全部来源于按贷款金额一次性收取的1%的手续费和2%的管理费,净收入更是为负数。

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贷帮,路在何方?小额(微额)信贷,路在何方?本1

捐款?欢迎

贷款?这个不能做

2006年,孟加拉银行家尤努斯和他创办的乡村银行获诺贝尔和平奖,尤努斯运营的“贫困农户小额贷款模式”被更多人所了解。

尤努斯1983年创办乡村银行,提出用一小笔贷款帮助贫困农户做些小生意,帮助他们改变命运的设想,他把二三十美元借给穷人,不需要任何担保,数百万贫困农户因此摆脱了贫困、接受了教育。

深圳平安银行一名副行长的秘书尹飞也关注到了尤努斯,亦开始反思商业银行经营理念。

2007年,尹飞去了湖北黄冈大别山区。他认为,大别山区是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大部分年轻农民外出打工,也有相当部分农民在外漂泊多年后回乡致富,但缺少启动资金。他做了一个关于诚信与经营模式的“试验”:在这里陆续放出了十多笔贷款。半年后,这些款项都收回来了。

他还了解到,当时中国真正针对普通农户、贷款金额3万元以下的小额信贷组织仅100多家,大多具有政府背景或国际援助背景,存在一定的惰性或局限性。

尹飞希望建立一种符合政策、适合国情的公益性微型金融模式:建立一个小额信用借贷平台,撮合城市的资金借出方、农村的资金借入方达成借款意向,签署具有法律效应的电子合同,并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保障借贷双方的利益。这被称为P2P(Peer-to-Peer,点对点,个人对个人)微贷模式。这种模式中,小额信用借贷平台的核心功能是“撮合借贷”,赢利模式是收取“中介费”,这与淘宝网的运作模式类似。

他准备成立这样一个公益组织,跑了多个部门,最后来到工商局。“民政局说我们不直接捐款,不叫公益组织;银监局认为我们不直接放贷,不属于小额贷款公司。我们只能到工商局去注册。”

2009年初,尹飞和一些金融界朋友成立深圳贷帮投资管理公司,下设贷帮乡村发展计划理事会和执行委员会,尹飞担任秘书长(CEO),并开发了贷帮网。

这是国内第一个公益性P2P微额贷款网络平台。贷帮将贷款额度设定为3000元至30000元,这是当时商业银行、农信社、担保公司以及小额贷款公司都很少涉及的“微额”区间。为了分散风险,贷帮还规定,放贷人可以分别向不同人放贷,借贷人也可以分别向不同放贷人借贷。

在深圳完成“总部”建设后,尹飞随即来到湖南,打算在这里开垦“试验田”。“深圳是一个筹资平台,湖南是农业大省,需求比较大,综合运营成本比较低。”

他到了洞口、炎陵、茶陵、平江等地,找当地扶贫办、乡镇负责人联系合作,“我们说,我们想做公益扶贫,他们就问,你们是要捐款吧,那你们就捐吧,欢迎欢迎。我们说,我们不是单纯捐钱,是提供资金贷给农户,帮大家脱贫致富。他们就犹豫了,说这个不能做、不好做。”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