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公布蓝皮书:调查称公职人员70%支持财产公开

来源:新京报
2011-02-25 09:24:49

- 关键词·信息公开

国务院信息公开59部门8个及格

报告称得分最高为科技部68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仅得7分

本报讯 中国法治发展报告第二次发布了中国政府透明度年度报告,整体情况不容乐观。

调研组对43个较大的市和国务院所属59个部门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对国务院部门透明度观察总体测评结果显示,满分100分的评测,只有8个部门的得分超过了60分。得分最高的是科技部68分,最低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仅为7分。

调研组发现,去年政府信息公开存在问题包括,部分政府网站运行慢、不稳定、间歇性无法访问,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网站在长达2个月的调研时间内一直处于系统建设状态,无法获取相关信息。

电子政务重复建设造成了政府资源的浪费,调研组发现大同、广州、长春市政府同时运行两个官方网站。

1 公众获取信息成本过高

一些政府网站为公众获取信息增加了难度和成本的问题依然存在,比如要求公众必须实名注册后方可申请获取信息。调研组发现,无论地方政府还是一些国务院部门的网站中均有此类要求。

这些要求涉及核查申请人提供的身份证号码的真实性,要求申请人以特定格式在线上传身份证复印件,要求申请人必须打印申请表亲笔签名再扫描后以照片格式作为附件发送申请,有的甚至要求上传证明其申请用途的文件,有的则要求申请人签署不滥用信息的保证。

调研组直言,“要达到这些要求,申请人必须拥有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设备,并熟悉相应的信息处理技术,其成本与难度不亚于甚至远远高于当面申请,这背离了《条例》的本意。”

2 申请人信息被过度收集

调研组发现,依申请公开中,政府过度收集申请人个人信息的情况非但没有遏制,还有发展趋势。

调研组对于未明示必须填写工作单位、身份证号码、性别或者年龄等信息的网站,先空出相关栏目发送申请,系统提示要求必填的再予以补正,以验证此类信息是否必须提交。结果显示,地方政府网站有32家要求申请人必须提供部分或者全部上述信息,国务院部门中有39家存在该问题。

此外,要求申请人说明申请用途的情况也较为普遍。21家地方政府要求必须填写,国务院部门有35家存在此问题。与2009年不同,2010年度调研中,政府机关要求说明申请用途几乎已经成为常态,甚至有的政府部门要求申请人声明保证不滥用所获取的信息。

对于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调研组认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的意见》是其主张申请人必须说明申请用途的主要依据,不少工作人员据此认为,申请获取的政府信息必须与申请人自身关系直接、密切,否则不受理申请,也不予公开相关信息。

3 信息公开不乏官话套话

从调研对象答复申请的情况看,公众获取政府信息的难度与阻力仍然很大。多数机关不能在法定期限内作出答复,在法定的答复期限内,有18家国务院部门回复了申请,有10家地方政府回复了申请。

调研组认为,违反信息公开条例、增加公众获取信息的难度情况不容忽视。应当引起注意的是,有关部门限缩了“政府信息”的范围,将《条例》规定的政府信息限定为政府机关以正式发文的形式制作的信息,除此以外的信息不予公开,这必将进一步加大公众获取政府信息的阻力。另外,一些政府机关的答复内容虽不直接表明拒绝公开,但文中充斥一些官话、套话,没有提供申请人所需要的信息。

来源:新京报 编辑:邓京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