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养殖业成脱贫重要路径
“我们就是要在这片土地上找到合适的产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保定市阜平县骆驼湾村村委会主任张风忠说。他三年前返乡开始搞养殖,自己养了二百多头羊,还办起了养羊合作社。如今,该村养殖业发展势头良好,肉牛养殖有6户,肉羊养殖达到8户,肉鸡、猪养殖分别有5户。
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骆驼湾村也把种植业作为脱贫产业的重点发展。该村瞄准了食用菌产业,今年新建了75个食用菌大棚,根据测算,仅此一项人均可增收1.08万元。
骆驼湾村还计划继续流转土地,在原有100亩的苹果种植面积基础上,再增加150亩。这样一来,村民前3年每亩就可以拿到1000元的土地流转费,4年后开始分红,该项预计可实现人均增收1705元。
离骆驼湾村不足十分钟车程的顾家台村同样围绕传统种植业做文章。据顾家台村党支部书记陈国介绍,该村把主要精力放到发展苹果种植、食用菌种植以及药材种植上。目前,该村已经流转土地500亩,用于苹果种植。去年年底还建成了食用菌大棚48个,已经开始进行生产。
南栗源铺村的食用菌大棚
在南栗园铺村,小小蘑菇正在成为大产业。根据计划,该村将建成大棚1000个,目前已经建成200多个。南栗园铺村的村民可以拿到土地流转的租金,还可以选择承包大棚或是在这里打工。
“发展壮大种养产业”是阜平县脱贫攻坚的重要路径,其中,食用菌产业格外受到重视。根据规划,到2017年该县将形成“一核、四带、百园”的产业布局,涉及13个乡镇5.1万余户,实现贫困户全覆盖,年产鲜菇45万吨,总产值25亿元以上,户均增收2.7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