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9日,由中央网信办政策法规局和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指导,中国信息安全法律大会组委会主办,西安交通大学发起,西安交通大学信息安全法律研究中心、信息网络安全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和北京邮电大学互联网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的第六届中国信息安全法律大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北京闭幕。大会同步发布了由中国云计算安全政策与法律工作组编写的《中国云计算安全政策与法律蓝皮书(2015)》(数据本地化政策立法的影响),受到参会各界的关注。
本届大会主题是“威胁治理,安全创新”,设立了“网络安全立法”、“网络社会治理”和“金融数据安全”三个会议专题。来自中央网信办政策法规局、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中国法学会、中国大数据专家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国家信息中心等政府机构、高校、科研和互联网企业共计240多人参加大会,参会人数及嘉宾规模均超往届。
西安交通大学科研院人文社科处贾毅华处长代席光副校长宣读开幕词,她指出,中国信息安全法律大会作为西安交通大学发起的高端学术会议,现已从我国信息安全法学领域第一个全国性学术会议品牌发展为本领域最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汇集了国内外信息安全法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部门的专家学者,共同就我国目前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进行探讨。目前,我国信息安全形势十分严峻,网络社会治理成为国家的重大需求,本届大会以期给未来中国网络社会的法律规制和发展战略构筑可供借鉴的方向和框架。最后,作为发起单位代表,贾处长预祝本届大会取得圆满成功,并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对本次大会的大力支持。
中央网信办政策法规局副局长李长喜代表中央网信办政策法规局对本届大会的召开致以热烈祝贺,并指出,当前网络和信息技术已经深度融入我国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在促进创新、带动发展、繁荣文化的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十八大以来,我国从总体国家安全观出发,加快推动《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等一批重要的网络安全立法。网络立法涉及社会关系广、专业性强、技术特征明显,因此需要广大从事网络与信息安全法律的研究者,进行多维度、深层次的研讨,这也是本次大会的重要价值之一。
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邓宏敏副局长代表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致辞。她指出,互联网的发展在推动社会经济进步的同时,也给社会管理带来了难题。网络社会治理、网络空间安全、网络秩序维护等问题日益突出,网络空间的管理已经成为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当前网络安全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公安机关正依法履行职责,全力维护网络空间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切实保障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她最后预祝本届大会圆满成功。
会议上午阶段,中央网信办政策法规局李长喜副局长、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法制工作处李菁菁处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集团军安卫平副军长分别发表了题为“以共治的思维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网络安全态势和立法走向”、“建立打击网络恐怖主义‘国际维和’力量”的特邀报告。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周汉华研究员、欧盟—亚洲信息学会和信息通信技术政策顾问(EU-Asia Information Society and ICT Policy Consultant)Thomas Hart先生、公安部第三研究所黄道丽副研究员分别就“网络安全法中的若干问题”、“The New German IT Security Law”和“瓦森纳协议:漏洞武器与全球治理范式变革”进行了主题演讲。
西安交通大学信息安全法律研究中心王玥博士代表中国云计算安全政策与法律工作组发布《中国云计算安全政策与法律蓝皮书(2015)》(数据本地化政策立法的影响)。本期蓝皮书以“棱镜门”为背景,主要围绕数据本地化立法诉求,立法目的以及实现路径展开研究,并有针对性地细致剖析了世界典型国家和地区,诸如中国、欧盟、澳大利亚等国的相关举措,本期蓝皮书兼具学术价值和实用意义。
会议下午阶段进行分论坛研讨,分论坛一就网络安全立法问题进行交流,主要从国家领网制度、个人信息保护、新技术及顶层设计等角度进行论证,并介绍了网络安全法在产业界的推广和实践。分论坛二着眼于网络社会治理的相关内容,来自高校、企业、律师界的专家同仁从不同视角和维度就数据保护、网络暴恐、网络威胁情报共享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分论坛三以金融数据安全为对象,主要由金融行业专家就数据本地化、个人数据保护、金融数据风险等内容展开学术研讨。
此外,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常务副主编司国安先生为获得会议一二三等奖的论文颁发证书。本次会议论文集共收录了38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即将正式出版。
本次大会是我国信息安全法学领域从2010年至今连续召开的第六次全国性法律盛会,其始终秉承以学术研讨为最终目的,以推动国家政策的落实为动力的原则,汇聚政府、产业和学界的综合力量,打造一个“跨界突破、跨域联合”的交流碰撞平台,共同促进网络安全领域法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