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警界英模王成元用生命书写平凡与伟大

作者:王浩 郭慧芳 来源:人民网
2015-11-11 15:07:02

中国警界英模王成元用生命书写平凡与伟大

  平常的日子里,他秉公执法,热情服务,甘于奉献,用生命和信念诠释着平凡与伟大。

  玉树地震的危难时刻,他不畏风雨,挺身而出,冲在一线,用行动和意志展现了一位人民警察的责任与担当。

  他就是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第四届全国“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特别奖获得者——王成元。

  王成元是人民网2013年度的全国“十大责任公民”之一。颁奖词这样介绍他:“高原缺氧,绝症缠身,却未能击倒他;抗震救灾,通生命线,挽救千人性命;灾后重建,守望道路,搏雪雨保畅通。他用行动诠释责任。”

  为了母亲的微笑

  王成元二十多年的警察生涯,绝大多数时间和全国人民警察一样,都是在平凡的工作中坚守;但好像又不完全一样,他对这身警服的感情似乎比别人更深切一些,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更坚定一些。

  玉树州八一驾校校长扎西多杰在成立驾校之初,不清楚相关流程、手续,听别人说玉树州交警支队的王成元是个为百姓办事的好官,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拨通了王成元的电话。

  电话接通后,待扎西多杰说明缘由,王成元热情的答应下来,当时王成元恰好就在西宁,带着从玉树赶来的扎西多杰到省运输管理局去询问和办理各项事宜,临走时还向扎西多杰叮嘱:“你有事打我电话就行”。

  扎西多杰感慨道:“以前我觉得找领导办事很难,没想到在王成元这里却很简单,他把老百姓的事当作自己的事”。

  多年前的玉树,“黑车”泛滥,车辆没有任何手续,无证驾驶在这里是很平常的一件事,王成元上任后就下定决心要改变这种现象。

  让“黑车”开不出门,查到“黑车”就严格处罚,并在公安机关进行登记,这辆车也随之上了“黑名单”,哪里也去不了。

  同时在玉树全州范围宣传买“黑车”的害处,用查处的案例教育群众。在推行这项举措的过程中,有许多人找他说情,都被他硬顶了回去。

  通过几年治理,当地群众交通安全意识得到很大提高,黑车的市场越来越小。

  在王成元的努力下,玉树州结古镇的主要街道安装了红绿灯、马路上有了斑马线、隔离墩,车辆和行人随意乱走的现象成了历史。

  王成元大学时的老师知道他在玉树州交警支队工作,想让他在玉树给自家亲友办个驾照,王成元一口回绝了。

  他还给当时任副支队长的杨东凌说:“这个事情坚决不能办,不能从我们的身上开这个口子,我们能办一个,下面的人就能办十个,那些不考试就拿驾照的人出去就是马路杀手,我们每天看到的交通事故还少吗?我们的责任就是从源头管理,杜绝这类事情”。

  工作中的王成元是个把百姓放在第一位,恪守原则、铁面无私的人,生活中却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大哥。

  玉树州杂多县公安局副局长、交警大队大队长尕松尼玛在执勤时受了伤,王成元知道后一直惦记着这件事,介绍认识的大夫给他,还经常对他说:“注意身体,身体养好了才能干工作”。

  玉树州交警支队政委田万宝说,王成元待人很随和,作风朴实,哪怕是食堂做饭的一个大师傅,他都非常尊重。

  王成元经常会因为忙于工作,不能按时到食堂吃饭,每次看见食堂师傅总会歉意的说:“没按时来吃饭,不好意思啊,让你等了这么长时间”。

  看见食堂的饭菜剩的比较多,他就对做饭的师傅说:“这些吃的不要倒掉,下次吃饭时热一热,我吃”。

  2007年夏天,已经在玉树工作了3年的王成元,由于胃部开始持续不断的出血,极度虚弱的他再也不能像平时一样早出晚归地奔波忙碌了。

  检查结果是胃癌,因为病情严重,医生决定立即实施胃切除手术。

  尽管医生和家人向他隐瞒了真实病情,但他还是猜出了实情。面对家人、亲友、领导、同事的关心,看着自己穿了20多年的警服,他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直面病魔,为了家人、朋友,为了这一身警服,勇敢地活下去!

  结束化疗后,王成元带着各种药品,回到了玉树,回到了工作岗位上,他对生命有了一个新理解,更加珍惜干事的机会。

  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工作上的王成元,很少陪伴家人,但是每次只要回西宁忙完工作上的事情,他就赶回互助老家,陪陪自己的母亲。

  “我走到哪里,别人都说你有个好儿子,你儿子为人好,工作干的也出色。”王成元最在意的就是母亲常说的这句话。

  危难之处显身手

  杨东凌是现任玉树州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王成元在任时,他们一直是工作中的好搭档。杨东凌说,和王成元的故事就是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和他一起工作时的场景时常浮现在眼前……

  2010年4月14日清晨,像平日一样,习惯早起的王成元,正站在窗前活动着筋骨,地震发生了。

  “集合民警,赶紧救人。”一时间,30名民警集合起来。王成元下了第一道命令:“想尽一切办法联系其他民警,有多少联系多少,其他人跟我上。”

  地震后的玉树交通一片混乱,所有的道路都处在瘫痪状态。此刻,通往机场的道路水泄不通,工程车、救护车、抢险车和老百姓的车都挤在一起,动弹不得。“拼死也要保证道路畅通”,王成元用嘶哑的声音向执勤交警们传达着任务。

  高强度的救灾工作,让极度虚弱的王成元累的连腰都直不起来了,可他还是坚持在第一线指挥。而他坚守的原因只有一个——疏通生命的通道。

  地震后的第五天,王成元因一整天没有吃饭,晕倒在了离办公点200米外的墙角边。当时王成元额头上全是汗珠,脸色铁青。他醒来后说的第一句话却是:“老杨(杨东凌)你先别管我,明天有个重要的警备任务,你赶快去布置。”

  虽然自己顾不上吃饭,但王成元当时只要出去,在大街上遇见没吃饭的老乡求助,就会把他们带回单位,到后勤处给他们拿一些吃的。

  因为做了手术,三分之二的胃已经切除,要靠少食多餐来慢慢调养,可是玉树地震后根本没有条件,忙的时候连着好几天都吃不上一顿热乎饭。

  采访过王成元的记者陈瑞说:“那段时间王成元工作特别忙,吃不上饭,晕倒过好几次,很多人都怕他就这样倒下。”

  在了解到王成元的身体状况后,上级领导已经批准他调回省会西宁工作,可他却拒绝了,他说:“玉树的重建工作还没有完成。”

  王成元生前经常说:“我可能活不了太长时间了,但是我不能留下遗憾。人要积极向上,要勇于担当,要尽职尽责的工作,当官要为老百姓办事。”

  玉树的整个重建工作完成后,王成元的病却复发了,2014年7月底在经历了6个疗程的化疗后,他的身体再也吃不消了,连路都走不了,他本想着回单位再工作一段时间,结果发现身体根本受不了,来回看病离开的时间又长,怕耽误日常工作,他决定辞职,回西宁治疗。

  玉树州交警支队副支队长王森说,王成元在生病住院期间也一直关注着交警支队的工作,关注着玉树,打电话时就问问工作的情况,还总是叮嘱:“凡是关系到老百姓的事情,一定要第一时间做好”。

  一面未送出去的锦旗

  2015年7月18日3时15分,王成元因胃癌医治无效,在北京地坛医院逝世,年仅52岁。

  在玉树州八一驾校校长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面锦旗,这是驾校学员们为了感谢王成元而送的,想通过校长扎西多杰转交给王成元,却没想到再也送不到他的手中了。

  王成元在任时,会经常到各个驾校“暗访”,因为穿的是便装,所以很多学员也不知道他是谁,他会在训练场地看看学员们练车,询问学员们的意见,并根据学员反馈的情况和自己了解的情况及时和驾校沟通协调。

  有次他在练车场地看见一个小车上围了十三四个人,按照规定,小车一般不能超过十个人,他马上打电话把驾校校长叫到了练车场地,告诉校长以后决不能出现这种情况。

  王成元看到驾校都设在离市区较远的地方,学员吃饭很不方便,就建议八一驾校为学员开设食堂,并且要保证食堂饭菜的价格要低于外面。

  八一驾校藏族学员丁巴说:“我们送锦旗就是为了感谢王支队(王成元)经常来看我们,在培训上问我们的意见,平常特别照顾我们。”

  玉树的女子交警中队也是道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矗立在高海拔的紫外线下,用标准的手势指挥着来往的车辆。

  “丫头,不错,不错”,这是女协警永尕映像最深的王成元对她们的夸赞,王成元会经常用这些话来鼓励这些协警们,用永尕的话说:“他对我们特别好,就像父亲一样。”

  王成元平常最牵挂的也是这些协警员们,他习惯地叫他们“娃娃”,今年1月份王成元在接受本网采访时说道:“这些娃娃们真的很辛苦,特别是在玉树重建期间,许多娃娃就在尘土里工作,一天下来,从耳朵挖出来的灰尘塞满了指甲缝,他们的付出是很大的。”

  2004年王成元刚刚调任到玉树,在知道当时协警员的工资每月只有450块钱时,王成元积极到各处请示、协调,现在这些协警员们已经全都交了“三金”,工资也在逐年提高,有些协警每月能拿到2000元以上的工资。

  协警伊培成林说:“这些都是王局辛辛苦苦给我们跑出来的,王局这么替我们着想,我们干所有的工作都没有怨言,觉得挺值得的”。

  玉树重建完成之后,交警支队出现人员饱和现象,一部分协警员要面临着“淘汰”,但王成元一直说:“这些娃娃们在救灾重建的时候真的出了力,我的娃娃们可怜,玉树当时没有这些协警,交通可能会面临瘫痪。娃娃们有一点小毛病,小错误就批评教育,千万不要辞退。”

  离玉树市结古镇30多公里外的称多县歇武镇下赛巴村有位叫拉泽的藏族老阿妈,今年已经85岁高龄,老阿妈无儿无女,孤苦一人,每年王成元都会和同事一起去看望她几次。

  今年8月份玉树市公安局副局长、交警大队大队长桑丁去看望老人时,老人一看见桑丁就急切地用藏语问道:“那个汉民局长(王成元)怎么没有来?”桑丁告诉她那个汉民局长离世了,老阿妈一边用手抹着眼角的眼泪一边重复的说道:“那么年轻就去世了,太可惜了”。

  人总是会死的,有的人如过眼云烟,而有的人就会让人难以忘怀,深深的刻在你的心里,王成元就是这样一个人。(王浩 郭慧芳)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