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战书:忠实践行“五个坚持” 做党性坚强的中办人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4-09-29 14:15:19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崇高信仰始终是我们党的强大精神支柱”,“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这次在中办,总书记又特别强调,“精神上‘补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经常补、不断补。”总书记一再告诫全党,信仰缺失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一些党员干部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坚定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是我们加强党性锻炼的强大思想武器。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刚闭幕即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书记处的同志,参观了复兴之路展览。在参观时,他讲到陈望道的一个故事。那是1920年春天的一个夜晚,陈望道在简陋的屋子里专心致志地翻译《共产党宣言》,母亲给他送去粽子和红糖,过了一会儿,母亲在屋外喊:“红糖够不够,要不要我再给你添一些?”儿子应声答道:“够甜,够甜的了!”谁知,当母亲进来收拾碗筷时,却发现儿子嘴边满是墨汁,红糖却一点儿没动。原来,陈望道竟然是蘸着墨汁吃掉粽子的!这就是信仰的味道、信仰的力量。所以,有人说,信仰的味道是甜的。正是这种无以言表的精神之甘、信仰之甜,无数革命先辈才心甘情愿地为着信仰吃百般苦、受千般罪。信仰也是朴素的、无私的。宋庆龄在写给美国同学的信中说:“孙中山好几次告诉我说……他下了决心,认为中国农民的生活不该长此困苦下去。中国的儿童应该有鞋穿,有米饭吃。就为这个理想,他献出了他40年的生命。”中国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证明,谁守住了朴素而高尚的信仰,谁就能得到人民的拥护。

  总的来看,中办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是坚定的,但也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的感到共产主义太遥远,甚至认为是虚无缥缈的幻想,过好自己的小日子才是硬道理;有的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认识不深刻;有的面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复杂形势,对一些错误思潮、观点甚至奇谈怪论缺乏辨别能力,甚至追求灯红酒绿;有的“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对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还不够自信,等等。这些都是理想信念缺失的表现,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和警醒。我多次讲过,在中办党员干部身上,理想信念出现一丝一毫的动摇,都是同中办所处的位置、所担负的职责格格不入的。中办的党员干部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把绝对忠诚铸入思想、融入灵魂、见之于行。

  坚定理想信念,最重要的是抓好理论武装。只有理论上的成熟,才有信仰上的坚定和政治上的清醒;只有思想认识上的真正提高,才有行动上的高度自觉。中办的党员干部,一定要有计划地研读一些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著作,从源头上弄清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场、观点和方法;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尤其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准确把握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治国方略、工作思路,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重大理论观点、重大工作部署上来,切实增强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保持强大的政治定力,始终做到“三个看齐”。

  对党信赖是保持绝对忠诚的基石。我们党走过了90多年的奋斗历程,之所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我们有一个英明正确的党中央。在党的历史上,由于认识的局限性,也犯过一些“左”的、右的错误,甚至包括“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的错误。但即使是这样的错误,也是靠我们的党、我们的党中央自己纠正的。邓小平同志曾经讲过:“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共产党要有一个好的政治局,特别是好的政治局常委会。只要这个环节不发生问题,中国就稳如泰山。”“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我到中办工作这两年,深深感到习近平总书记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具有坚如磐石般的政治定力,具有宽广的政治视野,具有博大的政治胸怀,具有超凡的政治智慧和卓越的治党治国治军才能,确实值得我们衷心拥护和绝对信赖。

  打牢绝对忠诚的思想根基,不仅要靠自我修炼、靠内功,还要加强外部约束,靠纪律、靠制度、靠监督、靠惩戒。总书记深刻指出,政治纪律是党的纪律中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遵守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政治纪律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规矩。对中办党员干部来说,必须提出最严格的要求、接受最严格的约束。遵守政治纪律,最核心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