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第16集团军某旅藏族战士降巴克珠:跑马山下 美丽的故事

作者:王天德、马令、刘德武 来源:新华网
2014-09-26 15:52:25

  新华网沈阳9月26日电(王天德、马令、刘德武)火红的杜鹃开满了跑马山。一群藏族孩子欢跃着跑上山顶,忽而又一个个表情凝重了。

  前不久,就在这,他们久久地挥手,送别了一身军装的降巴克珠叔叔。

  孩子们盼望着,盼望他再次回来,再次讲述那些饱含着爱的美丽故事。

  “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

  跑马山下,就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的铁索村,那首曲律优美、传唱久远的《康定情歌》,让康定小城闻名中外。

  1989年,降巴克珠于这里出生,成长在一个大爱之家。

  旧社会,降巴克珠的祖辈是饱受压迫的农奴,新中国成立之后,才翻身做主人。

  为保卫和平建设成果,降巴克珠的爷爷罗布长寿毅然参军,牺牲在剿匪战场,被追认为烈士;他的父亲罗布扎西入伍后,写血书请求参加南线作战,曾在一次战斗中背下受伤的营长,自己却被弹片炸伤,荣立三等功。

  在村里,父亲声望很高,谁家婚丧嫁娶都愿让他张罗,村民家里大小事也爱找他商量。降巴克珠的脑海里,一直清晰地记着父亲常对村民叨咕的话:“以前是农奴,现在是主人;以前只求穿暖,现在讲究穿好。这都要感谢党和政府。”

  那年,父亲把降巴克珠送入了军营:“咱们家代代都得有一个当兵的人!”

  从康巴高原到林海雪原,那个冬天,成为第16集团军某旅一名新兵的降巴克珠,耳朵一下就生出了冻疮,并常常“醉氧”。

  “是战友们无私地帮助了我,让我成为了一名合格的特战尖兵。”如今,已就读于合肥陆军军官学院的降巴克珠忘不了,班长每天陪他跑步,帮他克服“醉氧”;战友教他提高汉语水平,深入掌握军事理论;连长给他“开小灶”,牺牲休息时间向他传授技巧,备战比武;大家一起唱生日歌,为他庆祝第一个军营生日……

  几年来,降巴克珠先后24次在上级组织的军事比武考核中勇夺桂冠,13次参与实兵演习和重大军事活动,刷新旅5个课目比武纪录,2次荣立一等功。

  在爱中成长,也予人以爱。

  降巴克珠在驻地资助了一名失学儿童;成了一个贫病老人的“干儿子”,认了一个孤寡妇女做“干妈”;所带战士,2人考上军校、4人提干、7人成为集团军特战尖兵。

  2008年拉萨“3·14”事件后,降巴克珠主动与3名藏族战友组成“宣讲团”在全旅巡回作报告,发动同乡战友给亲朋好友打电话,从家乡巨变中让他们认清事件反动本质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作为少数民族战士,几年来,我看到的是组织和战友的关怀。部队里各族战士都有,我们就像一家人,都怀着中国梦!”降巴克珠说。

  每次回家,降巴克珠都把学到的理论讲给乡亲们听。村里的孩子,最爱听他讲军旅故事,讲五公里越野和战友扛着连旗把脚底板跑破;讲背着生病的战友和沉沉的背囊行军,不抛弃、不放弃……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如今,在铁索村的石墙上,还清晰地留着降巴克珠和孩子们一起写的一条条标语。

  8月,降巴克珠利用暑假回到家乡,给孩子们讲故事,教他们唱《大中国》《精忠报国》等歌曲。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杜鹃花依然盛开山野,降巴克珠早已归队,而那个藏族山村仍回荡着他教过的歌。

  在恒古的跑马山下,一群孩子们张望着、盼望着——那个会讲故事的军人叔叔,再次回来,再给他们带回一个个新的、美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