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报实习记者刘佳通讯员何延波报道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近日发布的《农林病虫害气象等级预报》信息中获悉,今年8月下旬以来,江南、华南降水偏少、温度适宜的气象条件基本利于稻飞虱迁入、繁殖和生长,双季稻区稻飞虱偏轻至中等发生;预计未来一周,双季稻区气象条件较适宜稻飞虱的迁入和发生发展,稻飞虱发生发展气象等级较高,需加强监测防治。
8月下旬以来,江南、华南平均气温为24℃~30℃,降水日数有5~10天,无明显的大或暴雨天气过程,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3~8成,气象条件基本利于稻飞虱迁入、繁殖和生长;但福建东部、湖南东南部、广东南部和广西东部等地出现了2~6天日平均气温≥30℃的高温天气,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稻飞虱的发生发展。据农业部病虫害测报处统计,8月下旬江南、华南稻区稻飞虱偏轻至中等发生,发生程度轻于上年同期,仅福建中北部、江西南部和湖南西南部等地部分地区稻飞虱发生程度重于上年同期。
未来一周,江南、华南大部有小到中雨、局地暴雨的天气过程,气温接近常年同期略偏高。气象条件较适宜稻飞虱的迁入和发生发展,特别是局地强降水过程利于稻飞虱迁入和降落,易引发稻飞虱偏重发生。根据未来气象条件和稻飞虱迁入与发生发展气象等级预测模型的结果,预计未来一周华南东部稻飞虱迁入气象等级高,江南大部、华南北部和西部迁入等级较高;江南南部、华南东部和西部稻区稻飞虱发生发展气象等级高,江南中北部、华南中部发生发展气象等级较高。
对此,气象部门提出防控建议,江南、华南稻区要加强稻飞虱田间监测预警,及时做好防控工作,严防稻飞虱发生成灾;在稻飞虱重发地区要抢晴施药,统防统治,防止稻飞虱迁飞扩散。各地应加强水稻田间管理,合理施肥,促进晚稻拔节孕穗、增加水稻株体硬度,减轻稻飞虱危害;及时除草,增加稻田通风和透光性,降低湿度,遏制稻飞虱繁殖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