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育军:种种迹象表明,我们还未完全走出金融危机

作者:姜春媛 来源:新华网
2014-09-03 09:38:06

  新华网北京9月3日电(记者 姜春媛)日前,《金融危机与改革》新书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召开。该书作者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博士认为,危机与改革是当今世界非常重要而且紧迫的议题。“因为种种迹象表明,我们还没有完全走出金融危机。如今量化宽松还没有退出,政府财政悬崖还没有解决,危机还有很多后续的影响。”

  此前,张育军在哈佛大学访学5个月,走访了60多家机构与著名美国金融界人士,经过密集调研与缜密思考完成此书的写作。

  全书围绕金融危机的研究主题,通过总结世界金融体系的发展与演变,比较美国次贷危机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等危机的异同,总结和反思了美国次贷危机经验与教训,对中国金融危机预警与应对进行了深刻地思考。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上海重阳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裘国根、银监会副主席阎庆民等人同时出席了新书发布会。

  研讨会上,张育军博士介绍了他的成书过程以及写作的角度。在谈到写作角度时,他说,作为市场的实践者、参与者、组织者、监管者,他更注重的是研究危机对应的基本史实和经验教训。发端于华尔街的国际金融危机虽已过去六年,但对危机的反思仍然没有结束。中国人对危机的思考深度,直接决定着中国经济转型的成败,也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密切相关。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在发言时指出,书中提到的“危机的本质没有什么不一样”是个非常重要的结论。每次危机的发生,根本上是金融稳定性和效率性失去平衡的结果。金融过度自由化偏离了法制的轨道,金融过度泡沫化远离了实体经济,金融过度福利化使得经济发展失去了动力和活力。

  北京高华证券首席执行官章星在对这本《金融危机与改革》进行点评时说,这本书最精髓的就是从监管者的角度来阐释如何恰当地应对危机。在“如何把金融危机带给我们的好处用好”这个问题上,“我们还是小学生”。监管者提出的这些问题,就是让我们超出金融危机本身去思考,金融危机以后要来的时候,我们还会做哪些准备,既能让危机产生的毒素不侵害我们的经济,又能利用金融危机带给我们的冲击把经济不好的东西去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