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督查引入第三方评估 为政府改进提供依据

来源:中青报
2014-09-01 14:21:09

  “最先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全在评估范围内

  第三方评估与督查的一个显著不同是,督查查的是政策的落实,第三方评估评价的是决策到落实的整个过程:从最先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进行评估的项目有两个:对“实行精准扶贫,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的政策落实情况及“加快棚户区改造、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力度”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第三方评估。

  国研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参与了精准扶贫项目的评估。他们分成3个维度进行考察:国家部委、地方政府和农民。国家部委是政策制定部门,也是改革的最先一公里。地方政府是政策的落实部门,农民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目前,最先一公里进展顺利。地方政府在贫困对象识别、干部帮扶等方面政策落实较好,但在资金落实方面进展较慢。现在时间已过半,但扶贫资金的到位率普遍较低。”

  他分析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今年是精准扶贫第一年。地方政府首先要识别贫困户,前期一些技术工作花的时间比较多。其二,与财政体制有关。资金从上往下分配,周期、链条太长。建议对扶贫体制、资金分配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资金分配和项目审批权限尽可能下沉,提高资金使用透明度。

  在调研过程中,叶兴庆印象最深的是一些家庭因病致贫、因学致贫。他说,中央连续出台了11个1号文件后,农村发展很快。从中部贫困县来看,缺吃少穿的非常少。相当一部分农户致贫是因为缺乏劳动力,比如因病致贫。虽然国家实行的是义务教育制度,但一些孩子要去乡镇上学,路程很远,有的需要家长陪读,有的要花费较高的交通费用。这些都是因教育派生出的负担。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提高社会保障能力,让社会保障更多地发挥托底作用。

  国研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参与的是棚改项目的评估。调研组走了9个省区市,19个市县。她说,今年全国计划新开工安居工程700万套,其中棚改470万套,目前总体上开工率比较高,项目落实下了很大功夫,但资金缺口仍然较大。中西部地区落实安居工程困难较大,因为贷款要求有还贷能力,但这些地方的财政比较困难。

  此外,各地拆迁难度大,特别是棚改,成本高,老百姓预期诉求高。最难的是一些钉子户,有时因几户人达不到要求,导致工期整体拖延。“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法律介入,也有些地方,在自主拆迁上作了有益的探索。”任兴洲说。

  评估为政府改进工作提供依据

  5本评估报告里,有大量的数据与图表,但更多是的建议。这些建议,为政府改进工作、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参与第三方评估的机构多是智库,他们的专业知识,让评估显得更厚重、更科学。

  专家们参与评估,也是一次接地气的过程。叶兴庆表示,接到任务,他们首先做的功课是研究政策,以便对评估内容进行清晰界定。他长期从事农村研究,去基层调研的经历也不少,但像这样对一项政策的落实进行从头到尾的调研,还没有过。“从最先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了解政府落实的完整链条,对我们今后从事研究会有许多启发。”

  王满传则表示,在实际调研中,企业、百姓向第三方反映情况更加放得开,更能讲心里话。第三方机构的地位更加超脱,其评估结果更有公信力。“引进第三方评估机制,是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他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