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医生“边挨打边救人”并非是个好消息

作者:吴雪君 来源:工人日报
2014-08-26 09:17:06

  三亚市人民医院外科医生王锡雄没想到自己一夜间成了“名人”。

  8月18日凌晨,王锡雄和其他医护人员正在紧张抢救一名头部受伤并出现缺氧性昏迷的女患者时,突然冲进来一名男子,不由分说开始阻挠抢救,并殴打王锡雄。为了完成紧急抢救,王锡雄顾没有与其纠缠,一边被殴打,一边坚持为患者输氧,直到打人者被警方控制后,王锡雄才被送往医院外科接受治疗。

  王锡雄的行为引发舆论关注和热议,被赞“用生命在抢救”。目前,王锡雄因脑震荡及颈部挫伤住院接受治疗。他的遭遇在令人震惊的同时,也让医生人身安全问题再次摆在公众面前。

  “每个医生都会这样做”

  近日,记者在三亚市人民医院外科楼住院部见到王锡雄时,依然隐约能看到他脖子被掐后留下的痕迹。

  王锡雄向记者回忆了事发经过。

  8月18日凌晨1时左右,一名面部满是鲜血的女子被搀扶着走进急诊室。女患者30岁左右,右额头有两道伤口,血不断往外涌。

  正在值班的王锡雄跑过来接诊病人。“当时患者意识还清醒,说自己有凝血功能障碍,我赶紧给她止血。三四分钟后,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闷,考虑到可能是创伤性休克,我要求医护人员立刻将患者转移到抢救室。”

  这时候,一名30岁左右的陌生男子突然闯了进来,不由分说指着王锡雄破口大骂,要求医务人员停止抢救。

  从别人口中得知,就是该男子把患者打伤。着急救人的王锡雄没时间了解原因,只是对该男子说:“病人出现休克,需要马上上呼吸机,请你配合抢救。”可对方并不理睬,动手阻挠救治。

  “患者的情况已经很危急了,再不及时给氧,会有生命危险。”王锡雄与医务人员竭力把病人推到抢救室,用手捏球囊简易呼吸装置给患者供氧。

  此时,该男子冲了进来,用力拉扯王锡雄,并拳击其后背,继而使用一把手刀重重劈向王锡雄的后脑,并用手掐住他的脖子,长达20秒左右。

  王锡雄喘不上气,头晕目眩,可他仍用手不间断按压球囊,继续坚持对伤者抢救。

  最终男子被赶来的保安和民警制服。王锡雄继续对病患抢救,半小时后,这名女子获救。

  当晚值班护士陈莎目睹了整个过程。

  此后,面对多家媒体的采访,王锡雄说,这本来就是医生应该做的事情,“相信每个医生都会这么做,如果当时手放开的话,病人有可能缺氧休克、死亡。”

  “医生人身安全也需要保护”

  王锡雄并不是三亚市人民医院第一个遭遇暴力的医生。

  三亚市人民医院院长田国刚告诉记者,半个月前,医院一名内科医生也无故遭打。当天,急诊室同时接诊了10个打群架的外伤病人,值班医生先给最严重的病患治疗,另一个患者争吵不干,抓住医生的头发就往墙上撞。

  “急诊科算是比较危险的科室,经常被人谩骂殴打,没人愿意来,每年我们都安排普外科的医生去轮班3个月。”田国刚说。

  对王锡雄这一举动,田国刚表示,更希望通过他的遭遇,让人们看到医生也是弱势群体。有不端行为的医生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医生都能像王锡雄这样救死扶伤,把患者的生命放在第一位。

  “不是社会的福音”

  “医生人身安全频遭挑战不是社会的福音。”有关专家认为,“医改不彻底的代价不能让医生承担,现在这种负面影响有扩大的趋势。”

  针对当前的医患关系,田国刚认为:“虽然这个孤立的事件并非医患关系对立造成的,但也让社会更加关注和了解关心医生,不能让剑拔弩张的医患关系产生连带效应,让医生的生命安全都无法保障。”

  他认为,除从法律和制度层面严惩暴力行为,最大限度地遏制伤医事件发生外,有关部门要从源头上避免医患矛盾的产生。属于医德的问题,医院有责任处理好;属于“以药养医”的问题,就从解决医疗体系的收入分配入手,加大政府投入,降低药品价格,提高医生收入,杜绝灰色收入或者收红包等不端行为。

  “类似问题实际是多种社会问题的集中反映,不是靠在医院加大安保力量就能解决的。深层次的原因,还需要政府大力解决。”田国刚表示。(记者 吴雪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