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为盾,许你青春无“陷”

以法为盾,许你青春无“陷”

来源:中国网 2025-11-18 13:0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检察官走进兰州文理学院艺术职业学院(甘肃省艺术学校),以“远离违法犯罪,守护学生成长”为主题开展法治宣讲活动。为学生们送上了一堂涵盖电信网络诈骗、危险驾驶、筑牢反邪防线三项重点内容的法律知识盛宴,将法治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中。

活动伊始,检察官结合目前大多数人使用网络的高频场景,揭开了电信网络诈骗的“伪装面具”—通过向他人提供银行卡、手机卡、手机号、微信号等,开展“虚假交易”“冒充老师收取学费、资料费”相关真实案例,详细讲解了诈骗分子针对青少年、在校大学生的常用套路,并明确指出“任何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骗取财物的行为,都可能触犯《刑法》中的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以及诈骗罪,即使是未成年人,若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实施相关行为,也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同时,检察官给出“三不原则”:不轻信陌生信息、不透露个人及家庭隐私、不向陌生账户转账,提醒同学们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告知家长、老师。

针对危险驾驶问题,检察官以漫画的形式以案释法生动还原了酒驾、道路上恶意追逐竞驶、恶意别车等场景的危害,直观解读危险驾驶法律红线。

在防范邪教内容中,通过播放视频短片、趣味设问,揭露了邪教“鼓吹歪理邪说”“许诺虚假利益”“实施精神控制”的三大特征,结合“声称祷告能治病”“不用学习就能满分”骗局案例,让学生们认清邪教本质。检察官严厉指出,《刑法》中专门规定了组织、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罪,任何参与邪教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严惩。同时传授防范技巧:不接受陌生人的“好处”,不参与神秘聚会,遇到可疑人员及时向学校和公安机关报告。

活动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精准对接学生的日常安全需要,案例鲜活、讲解生动,有效提升在校学生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据悉,检察机关将持续深化“法治进校园”常态化机制,通过多样化形式为青少年、学生群体健康成长撑起法治“平安伞”。(文、图/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检察院)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