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链创新树品质标杆 引领大闸蟹消费升级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04 15:53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11-04 15:5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消费者对一只“好蟹”的期待,早已超越单纯的鲜美,更关乎源头环境的纯净、养殖过程的科学、运输环节的可靠,以及品牌背后的责任担当。近日,行业专家走进中国大闸蟹行业头部品牌“蟹太太”苏州总部,从养殖基地到包装车间,从品质把控到市场服务,探访“国民蟹”如何以全链创新,引领大闸蟹消费升级。

据了解,蟹太太与上海海洋大学建立长期产学研合作,严格选用其核心育种成果——“江海21号”中华绒螯蟹。该品种由王成辉教授团队历时近二十年、经七代以上系统选育而成,是名副其实的国家级河蟹良种。

“江海21号”呈现了长江原种“青背、白肚、金爪、黄毛”的经典品相,其第二步足尤为修长,素有“大长腿”之美誉。在生长性能上表现卓越,16月蟹龄的生长速度较普通蟹提升17%以上,且规格整齐、群体产量高,为企业提供了坚实的种源基础。

“我们的扎蟹师每天最多能扎5000只蟹,暂养池的螃蟹要过3次水,质检员每小时复查至少500只……每一只蟹的背后,都是无数人用匠心与科技层层筛选的结果。”品牌负责人权辉说,“未来,消费者不仅能吃到鲜活蟹,还能尝到更多创新口味;不仅能在中国买,还能在全球享。”

“高品质源于对源头的严格把控。”在产品包装车间,大家见证了一场“细节之战”:工人以标准化操作分拣封装,确保每只大闸蟹符合严苛品质要求。这份底气来自企业与优质养殖基地的长期合作——通过科学养殖方法优化环境、调配饲料,从源头保障大闸蟹的口感与营养。

为确保每一只蟹的重量达标,蟹太太设置了“多重把控”机制:养殖环节按规格分池暂养,捕捞后由质检员每小时抽查500只螃蟹;出厂前更有第三方质检员轮番抽检。值得一提的是,蟹太太在行业内首创“第一家放公平秤”,消费者开箱后可现场复称,用透明化操作守护“足金足两”的承诺。

让消费者安心的是“从湖面到餐桌”的全程保鲜链路:捕捞后的大闸蟹经锁鲜处理后搭配自主设计的包装,“我们的目标是让消费者收到的蟹,新鲜度就像刚捕捞出来一样。”权辉介绍,系统化管理重新定义了“新鲜”的标准,成为“蟹太太”最鲜明的消费标签。

此外,该品牌还建立了完善的售后体系,数据显示,蟹太太全年发货量高达120万单,而客服投诉量不到2000起,客诉率仅为千分之二,大大低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

未来,该品牌还将持续深化“四个现代化”战略: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推出蟹黄拌面、即食醉蟹等深加工产品;加速市场拓展,覆盖国内20多个一线城市,让大闸蟹产业焕发新的光彩。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