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务社工十大创新模式”发布 韩红基金会公益实践成样本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03 15:16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11-03 15:1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1月1日,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主办的“医社协同共治共享—医务社会工作北京实践五周年主题活动”在京举行。活动发布了“北京医务社工十大创新模式”,由北京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医务社工体系建设项目参与支持的多家医院实践模式成功入选。

此次活动现场通过总结回顾,发布了《医务社会工作北京实践五周年报告》,报告指出,医务社工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增强患者就医获得感、促进医疗机构人文关怀、破解基层卫生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作用。

由韩红基金会医务社工体系建设项目参与支持的多家医院实践模式成为公益实践样本并入选“北京医务社工十大创新模式”,这也充分肯定了韩红基金会在首都医务社工实践探索中的突出贡献。

据了解,2021年9月,韩红基金会医务社工体系建设项目落地北京,实践探索中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性布局:项目以“驻岗支持”为核心模式,成功将专业医务社工派驻至北京市60家医疗单位,精准覆盖肿瘤、儿科、安宁疗护等30余个重点临床科室,初步构建起具有示范意义的“北京驻岗支持服务网络”。与此同时,通过“小额项目资助+专业督导”模式,赋能75家医院开展特色公益服务项目;并通过“专科阵地建设”,深度支持15家医疗机构在安宁疗护、大病重症、精神卫生等九大专科领域开展精细化服务,推动北京医务社工服务实现从“广覆盖”到“专精深”的质效提升。

此外,在公益文化传播方面,韩红基金会先后支持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市委社工部共同打造2场大型首都医务社工年度盛典,以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向社会展示了医务社工的专业价值,并联合各项目单位共同编制产出《医务社工系列工具书》等,为行业基础建设添砖加瓦。

据了解,《北京基层医务社会工作促进计划》由韩红基金会医务社工体系建设项目倡议发起,并联合北京社区健康促进会共同策划实施,旨在通过项目化运作助力医社协同,从而促进专业化的医务社会工作下沉,提升基层居民健康素养,促进社区健康。

活动最后,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钟东波、韩红基金会秘书长李健等与会相关部门领导共同启动北京基层医务社会工作促进计划,该计划的启动也标志着韩红基金会医务社工体系建设项目多年来在“向基层”,打通医院、社区与社会壁垒,提升服务基层百姓“温度”与“厚度”探索等方面,由前期“模式经验积累”正式迈入“广泛复制与推广”阶段。

据统计,韩红基金会医务社工体系建设项目在北京地区累计直接服务困境患者达45万人次。通过“线上线下双轨培训+专业督导+实践交流”的系统化培养模式,已成功培养专兼职医务社工583人次,这批专业人才,已成为提升首都医疗人文关怀水平的中坚力量,帮助患者解决实际需求,让医疗服务更有温度。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