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课堂、职工书屋、AI网球……北京朝阳区工人文化宫描绘职工文化新图景

来源:光明网    2025-10-30 16:47
来源: 光明网
2025-10-30 16:4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光明网讯走进开放运营近百天的北京市朝阳区工人文化宫,各楼层的鲜活场景沿动线逐一铺展:B1层健匠空间,职工们正挥拍体验网球乐趣,一旁的趣味运动会上,阵阵笑声不时传出;2层匠意剧场,银幕光影里,一场专为环卫工人定制的观影活动正温暖上映;6层匠书阁,有人手捧咖啡轻啜,伴着醇香放松休憩、有人专注翻阅书籍,在文字里沉淀思绪……从运动竞技到专属关怀,再到文化充电,多元场景交织成文化宫持续服务职工群众的生动图景,也让“职工乐园”的活力愈发浓厚。

朝阳区工人文化宫自今年8月正式开放运营以来,始终紧扣“强化职工文化引领、打造标准化职工文化阵地”的建设要求,持续倾听广大职工及周边群众的文化诉求,动态优化服务供给,扎实推进精准化服务阵地建设——从加速美育课堂开放进度到细化职工书屋等便民设施,再到升级无人机足球、AI网球等科技运动体验项目,着力打造集文化供给、技能提升、互动交流于一体的朝阳职工文化新地标,切实践行“职工群众的学校和乐园”的根本定位。​

为进一步把这份“职工至上”的服务理念做深做实,朝阳区工人文化宫以“工会主导、团队运营、部门协作、社会参与”为核心原则,主动打破资源壁垒:计划通过加强与优质文化阵地、专业院校、重点企业及社会力量的协同联动,创新推动“宫宫合作”“宫馆合作”“宫企合作”“宫校合作”“宫社合作”等理念,构建多元合作联盟,力求将各方资源优势转化为服务职工成长、助力区域发展的实际效能,让文化宫真正成为职工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文化家园”。(记者 战钊)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