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项检修项目、26项重大技改项目、8家外委队伍、现场作业人数超300人……一连串数字,勾勒出大唐阳城发电公司5号锅炉检修热火朝天的场景。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该公司设备部锅炉专业的“检修尖兵”以“从从容容、游刃有余”的姿态奋战在检修现场的各个平台,把每项工作都打理得井井有条。
“四管”防磨防爆检查、空预器蓄热元件更换、精准喷氨技术改造等是本次5号炉A修的重点项目。面对检修工程量大、施工难度高、交叉作业多、危险作业集中、吊装作业频繁“五重挑战”,锅炉专业提前组建专项工作小组,把“一人一专责、一岗一标准”的要求镌刻于心,把“大任务”拆成一个个“小节点”,挂图作战、跑表计时,从根上杜绝了“手忙脚乱”,为检修工作筑起“安全、质量、工期、成本”的四重防线。
织密“防护网”
锅炉“四管”就像锅炉的“动脉”,一旦出问题,整台机组都得“闹脾气”。参加工作以来,这已是点检员卫少军第四次负责锅炉“四管”防磨防爆工作,边长40多厘米的人孔门,他和团队每天要进进出出无数次。瘦瘦的他开玩笑说:“我可不敢吃胖了,不然以后钻进去就不方便了!”
防磨防爆检查中,卫少军秉持“零容忍、无死角、全覆盖”的原则,手里的内窥镜像“B超仪”、测厚仪像精准的“X光机”,他拿着这些“宝贝”,给5000余根管道进行一场“全身扫描”,确保无一遗漏。焊口上的小裂纹、弯头上的磨损痕、鳍片边的腐蚀点,哪怕比芝麻粒还小,都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他和小伙伴一边查一边记,哪儿该加防磨瓦、哪儿要更换,都能精准给出“治疗建议”。大修期间,他们先后发现38米低再防磨瓦下管道腐蚀、屏式过热器管道横向裂纹等多处隐蔽缺陷,累计排查和更换约600根管道。这“千头万绪、分寸不乱”的从容,硬是给机组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墙”。
焕新“肺活量”
空气预热器就像锅炉的“肺”,要是呼吸“不畅”,锅炉效率就得打折扣,连机组出力都跟着受限。这次给锅炉“换肺”的任务,落到了点检员韩叶廷的头上。
检修伊始,韩叶廷牵头制定了周密的施工方案,逐一攻克检修过程中的“拦路虎”。本次改造涉及新、旧蓄热原件吊进吊出1400余次,通过新加装环向隔板,更换蓄热元件由技改前的侧抽变为现在的顶抽,为今后空预器检修提供极大便利。韩叶廷全程“盯”住现场,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了“心中有数”。看着崭新的高效波形蓄热元件顺利“安家”、空预器即将恢复“顺畅呼吸”,他擦了擦额头的汗,笑着说:“这活儿看着难,捋顺了就轻松!”这份“有条不紊、有的放矢”的底气,全是在日常工作和多次大修中点滴积累的结晶。
升级“净化器”
机组的SCR系统就像锅炉的“空气净化器”。以往,受煤种掺烧、燃烧方式、负荷调整等因素影响,机组SCR入口氮氧化物浓度波动较大,旧的喷氨系统反应慢,调整起来比较困难,系统升级换代势在必行。
“咱们要给‘净化器’装上新‘大脑’!”孟俊峰手里拿着设计图,对每一处细节都如数家珍。“多组高精度测点能实时监测烟道内不同区域氮氧化物浓度,流量调节装置可根据监测数据灵活调整氨气输送量,组合起来就是全工况、精细化的喷氨控制系统。”施工时,孟俊峰将“细节控”发挥到极致,他聚焦施工现场每一个催化剂模块的吊装、每一块烟气导流板的焊接,确保每项工作安全有序、高质高效完成,那“忙而不乱、稳扎稳打”的模样,仿佛在雕琢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这活儿不仅要完成,还得干成‘样板’!”孟俊峰信心满满地说。
狭窄逼仄的尾部烟道里,他们弯腰前行;煤粉覆盖的磨煤机内,他们明察秋毫;灰尘飞扬的空预器旁,他们精益求精……当检修到了最“吃劲”的关头,设备部锅炉专业的小伙们斗志不减、热情不息,依旧忙碌在现场的每一个角落。他们将继续“披荆斩棘”,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为企业奋斗四季度、决胜收官再立新功。(阳轩)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