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为舟 以勤为桨 ——记邵阳市第九中学谷娜老师

以爱为舟 以勤为桨 ——记邵阳市第九中学谷娜老师

来源:半岛网 2025-10-28 13:2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邵阳市第九中学的校园里,总能看到一个忙碌而亲切的身影——她与学生并肩同行,谈笑风生;她于课堂循循善诱,妙语连珠;她在办公室伏案疾书,精益求精。她,就是已执教七年的地理教师谷娜。自2018年踏上三尺讲台以来,她以热忱为墨,以耕耘为笔,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育人故事。

润物无声:用“记住名字”叩响学生心门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与唤醒。”谷娜老师对此深信不疑。虽未担任班主任,她却能在一两周内叫出所教班级绝大多数学生的名字。这一看似简单的举动,背后是她对每个鲜活个体的真诚关注。她认为,名字是身份认同的起点,一声准确的呼唤,能瞬间拉近师生距离,让学生感受到“被看见”的尊重。

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化为滋养学生成长的春雨。曾有一个男生,在课堂上频频“刷存在感”,扰得四邻不安。谷老师没有简单批评,而是多次邀他至办公室谈心。她发现,这个孩子内心深处渴望的是关注与认可。于是,她开始“对症下药”:每天主动问候,课间找机会聊聊他的兴趣,适时委以收发作业的小任务。渐渐地,挑衅的喧哗变成了专注的倾听,漠然的眼神焕发出求知的光彩。从初一到初三,那个曾经的问题少年,每次在校园邂逅,都会扬起阳光的笑脸,真诚地道一声:“谷老师好!”教育的魔力,在耐心与智慧的浇灌下悄然绽放。

教学相长:以“亲切感”点燃学科热情

亲其师,信其道。谷娜老师与学生“朋友式”的相处,无形中消融了知识的壁垒,搭建起通往地理世界的桥梁。曾有一位女生,最初对地理兴味索然,成绩徘徊不前,却因喜欢谷老师的亲切幽默,开始尝试认真听课。老师敏锐地捕捉到这一转变,不断给予鼓励,用生动的生活实例化解抽象概念,用丰富的图文资料激发探索欲望。女孩的学习态度发生了180度转变,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通过不懈努力,成绩从不及格一路攀升至80多分。这份跨越,不仅是分数的提升,更是内在驱动力的觉醒,是教育唤醒潜能的最佳注脚。

笃行致远:凭“扎实功底”赢得广泛认可

在专业道路上,谷娜老师从未停止攀登的脚步。她的课堂,既有知识的严谨,又不乏设计的巧思。其教案多次获评校级优秀,2023年在湖南省中小学教师教学课件、微课评审中荣获三等奖。她两度受邀参加邵阳市中考阅卷工作,并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专业的评判水准,连续被评为“优秀阅卷员”。这些荣誉,是她深耕教学、锤炼内功的见证。

课堂之外,她的才华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熠熠生辉。她以动人的歌喉参与市级合唱比赛,成为市教育局合唱队的一员,为市教育局夺得团体一等奖的殊荣,展现了新时代教师的多彩风貌。连续多年的校年度考核优秀、优秀常规等荣誉,则是对其全面工作的肯定。

初心如磐:在平凡的坚守中成就非凡

七载春秋,青涩渐褪,初心愈明。谷娜老师用行动诠释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深刻内涵。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以日复一日的陪伴、一次次的倾心交谈、一堂课的精心打磨,将爱的种子播撒进学生心田,静待花开。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展望未来,谷娜老师表示,将继续以爱为舟,以勤为桨,做学生成长路上的点灯人,在教书育人的平凡岗位上,续写更多温暖而有力的教育诗篇。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