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和区试点先行探新路 智教融合启小学数学新篇 ——“国培计划(2025)” 中西部骨干项目专题研修纪实

来源:日照新闻网    2025-10-22 16:37
来源: 日照新闻网
2025-10-22 16:3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南和区试点先行探新路 智教融合启小学数学新篇

——“国培计划(2025)” 中西部骨干项目专题研修纪实

教育数字化转型正深刻重塑教学生态,人工智能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成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作为河北省“国培计划(2025)”中西部骨干项目试点县,邢台市南和区以“技术赋能、素养导向、实践创新”为核心理念,聚焦小学数学教学痛点难点,于2025年10月21日在十方院小学成功举办县级骨干教师专题研修活动。本次活动以人工智能应用为突破点,以跨学科、跨学段融合为延伸方向,通过专家领航、实操演练、多维研讨等形式,为全区小学数学教师搭建了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的优质平台,奏响了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奋进乐章。

一、指导思想:锚定素养培育 构建智能教学新生态

本次研修活动始终坚守“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根本,以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为关键”的指导思想,紧扣小学数学学科特点与学生认知规律,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从 “工具应用”向“教学创新”深度转型。活动以“技术服务教学、教学引领技术”为原则,聚焦数学教学中的资源开发、学情分析、教学设计、评价反馈等关键环节,通过理论讲解、实操训练、案例剖析、跨域研讨等多元形式,帮助参训教师树立数字化教学理念,掌握智能教学工具应用方法,探索跨学科、跨学段教学融合路径,最终实现“减负增效、提质赋能”的教学改革目标,让数学课堂更具科学性、趣味性和实效性,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政策依据:紧跟国家导向 夯实试点建设硬支撑

本次研修活动的开展,严格遵循国家及河北省关于教育数字化、教师队伍建设的系列政策要求,为试点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依据《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中“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的核心要求,落实“国培计划(2025)” 中西部骨干项目“聚焦乡村振兴、赋能骨干教师、促进优质均衡”的实施宗旨,契合河北省教育厅等10部门关于印发《河北省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实施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中“建设数字化教学创新实践基地,培育骨干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的工作部署。南和区作为省级试点县,以政策为引领,将试点工作与区域教育发展规划紧密结合,通过专题研修、实践应用、跟踪指导等闭环培育模式,着力打造小学数学数字化教学标杆,为全省同类地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三、专家讲座:双师领航赋能 解锁教学创新密码

本次研修活动特邀两位深耕小学数学教学领域的专家倾情授课,从人工智能应用到项目式学习实践,为参训教师带来全方位、深层次的专业指导。

邢台市南和区教师发展中心正高级教师刘振生以《AI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为题,构建了“技术认知-工具使用-教学创新”的完整实践框架。刘老师首先向参训教师推荐了九大国字号免费学习平台及优质VR资源,为教学资源获取提供了权威渠道。在“几何图形”教学案例分享中,他展示了如何通过VR技术打造沉浸式学习场景,让学生直观感受图形空间变换,破解抽象知识教学难题。工具实操环节,刘老师以鸿合π6智能平台为例,现场抽取小学数学课例,仅用1-2分钟便完成智能课件生成,让教师们亲眼见证AI工具在备课环节的提效价值。针对Deepseek 等智能问答工具的使用,他强调“提示语优化”的重要性,通过实例讲解精准提示语的设计方法,避免工具输出内容 “胡编乱造”。此外,他还介绍了文小言、豆包、天工等智能体平台的创建与应用,为个性化教学答疑、分层学习指导提供了新路径。在教学场景渗透方面,刘老师从学情分析、教学设计、解题辅助、知识建构四个维度,系统阐述了AI技术如何赋能教学全流程,帮助教师实现“精准教、高效学”。

资深数学名师区工作室主持人张利波老师带来《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实践探索》专题分享。他从项目式学习的内涵切入,强调其 “系统化设计、聚焦复杂任务、解决真实问题、推动深度学习” 的核心特征,指出这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载体。针对小学数学 “综合与实践” 领域的教学转型,张老师分析了该领域从 “知识传授” 向 “主题式、项目式学习” 转变的发展趋势,强调学科知识综合应用与真实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通过具体案例,他详细拆解了项目式学习的实施流程,包括主题筛选、任务分解、小组协作、成果展示、多元评价等关键环节,并提出 “立足学情选主题、分解任务明目标、多元评价促发展” 的实践建议,为教师开展课堂实践提供了清晰指引。两位专家的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操深度,让参训教师对 AI 赋能教学、项目式学习有了全面且深刻的认知。

四、后期跟踪:多维保障机制 巩固研修实践成效

为确保研修成果真正落地生根,南和区建立了 “专家引领 + 同伴互助 + 实践反思 + 考核评价” 的后期跟踪辅导机制,为参训教师提供持续性、全方位的专业支持。

在跨学科融合辅导方面,组建由数学、科学、艺术、信息技术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指导团队,针对小学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点,如 “数学 + 科学” 的测量实践、“数学 + 艺术” 的图形设计、“数学 + 信息技术” 的数据统计等,开展专题研讨和案例打磨活动,帮助教师设计跨学科教学方案,提升综合育人能力。

跨学段衔接辅导聚焦小学各年级数学知识的纵向贯通,邀请小学低、中、高段骨干教师组建教研共同体,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学情研讨等形式,梳理各学段知识脉络,破解学段衔接中的教学断层问题,助力学生构建系统化的数学知识体系。

人工智能专项辅导则搭建了线上线下一体化交流平台,线上依托区教师发展中心数字化研修平台,开设 AI 教学工具应用专栏,提供资源共享、问题答疑、案例展示等服务;线下定期组织 AI 教学工作坊、示范课观摩、成果交流会等活动,邀请刘振生等专家现场指导,解决教师在实践中遇到的技术应用、教学设计等难题。同时,建立参训教师成长档案,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教学成果展示、学生学习效果反馈等多维度考核,跟踪教师专业发展进度,确保每位教师都能将研修所学转化为教学实践能力。

五、试点示范:创新实践引领 谱写教育发展新篇

作为河北省 “国培计划(2025)” 中西部骨干项目试点县,南和区以本次研修活动为契机,在小学数学数字化教学改革领域迈出了坚实步伐。通过专家领航、实操赋能、跟踪保障的全链条培育模式,参训教师的数字化教学理念显著更新,AI 工具应用能力、跨学科教学设计能力、项目式学习实施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不少教师表示,将把本次研修所学积极应用于课堂教学,尝试运用 VR 资源破解几何教学难题,借助智能工具优化备课流程,设计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活动,让数学课堂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此次研修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南和区小学数学教师队伍建设注入了新动能,更为全省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宝贵的试点经验。未来,南和区将持续深化 “AI + 教育” 融合创新,进一步完善跨学科、跨学段教学体系,强化后期跟踪辅导力度,推动区域小学数学教学从 “传统教学” 向 “智能增效”“素养导向” 全面转型,以试点先行之姿,引领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河北省教育数字化改革贡献南和力量。

(通讯员 孙力辉)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