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大唐阳城发电公司5号机汽机房13米平台上依然灯火通明。简短的夜班交班会后,汽机专业本体检修突击队的点检员们仍围拢在一起,细致讨论着夜班的技术要点和次日扣缸的工作准备,桌上已渐凉的泡面谁都顾不得吃上一口。此刻,这场持续一个月的汽轮机本体检修攻坚战,已步入设备回装的关键阶段。作业面上,一个个奋战身影令人动容,一幕幕检修场景让人感佩。
新锐尖兵“90后”
“汽轮机本体检修是火电厂最硬核的技艺之一,年轻人就要敢于挑战——两横一竖,干就完了!”
这是栗东参加工作六年来主责的第三台350MW进口汽轮机组本体检修。从初入现场的手忙脚乱,到面对万千零部件的从容不迫,他的快速成长有目共睹。
栗东将每一次机组检修都视作自我锤炼的试金石。从细致的检修策划到标准化现场布置,从汽封间隙测量到轴系调整,他来回穿梭于汽缸、轴瓦之间,汗水浸湿了衣衫也浑然不觉。面对检修平台上铺开的“钢铁丛林”,大到部件磨损情况,小到螺丝紧固程度,他都严格对照设备图纸、文件包与检修工艺卡,逐项梳理、逐条测量、逐个记录,确保每道流程、每条数据都通过三级验收。此刻,他正俯身于汽缸里认真进行着清缸检查,用精益求精的态度,为打造“精品工程”写下生动注脚。
前沿指挥“80后”
参加工作14年,刘越强从汽机专业点检员成长为点检长,始终坚守在汽轮机本体检修一线。面对“急、难、险、重”任务,身为党员的他总是迎难而上、奋勇争先,将大修现场作为砥砺初心、践行使命的“主战场”,带领全专业同心聚力、追求卓越,以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
汽轮机本体检修如同一道复杂的“方程式”,安全、质量、工期、成本就是整个方程组中的关键参数,现场管理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作为大修核心阵地的前沿指挥,刘越强以安全为先,督促全员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细致全面分析风险点,逐项核实预控措施;以质量为本,坚持标准化作业,狠抓过程管控与闭环验收;以工期为纲,挂图作战、倒排节点,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全速推进检修进度;以成本为要,践行“一切成本皆可控”理念,统筹工序、优化资源,结合检修深化修旧利废与清仓利库。在他带领下,5号机汽轮机检修安全有序,各节点高效推进。
中坚磐石“70后”
“于师傅,快来看看顶缸支点位置对不对?”
“于师傅,这个高中压缸定位垫块安装到位了没?”
……
此起彼伏的求教声中,于永波始终耐心解答。年近五旬的他是汽机专业当之无愧的技术“定盘星”。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战经验,他总能精准捕捉那些易被忽视的关键细节。
“毫厘必争,是汽机检修人的本色。”在半缸轴系调整中,面对已合格的中低对轮下张口0.014mm,他依据经验预判全实缸状态下存在超标风险。“歇会儿,再想想办法。”已在轴承箱上蹲了一天的他,直起身揉揉腰,微笑着鼓励大家。经过艰苦奋战,最终,中低对轮中心以左张口0.0025mm、下张口0.0075mm的近乎完美数据通过验收。
无论是缸体试扣前的检查要点,还是汽封径向间隙测量时读胶布看痕迹的经验方法,他都倾囊相授。而他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作作风,更深深融入班组的精神传承。
战鼓声声催奋进,旌旗猎猎启新程。汽轮机本体检修突击队中,负责班组统筹协调的宋智鑫、夜班默默奉献的王巩瑞、专攻调速系统和小机检修的王乐……一个个团队成员的精诚协作,为高质量完成检修任务注入了强大的攻坚合力。随着5号汽机本体大修进入关键组装阶段,突击队将继续秉持“高严细实快专”工作要求,运用“PDCA”循环持续改进工作方法,以更饱满的热情、更精细的管理,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为打造精品工程、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硬核汽机力量。(阳轩)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