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荫凉益夏”可持续减碳行动落地湖南两所乡村校园 港城大FIRST项目启动首个技术试点

来源:日照新闻网    2025-10-17 17:41
来源: 日照新闻网
2025-10-17 17:4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5年10月11日,“荫凉益夏”可持续减碳行动走进湖南郴州桂阳县苦志育才公益学校,这已是该行动的第九站。这一站,由创冷科技、香港城市大学、繁荫堂、旭柔计划共同发起,将无电制冷技术应用与心理、健康、教育等多维支持相结合,推动绿色科技在乡村校园等资源受限地区的实际应用。此次行动亦得到了腾讯公益基金的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行动也是“创新驱动可持续未来:先导计划(FIRST)”的首次技术试点落地。该计划由香港城市大学主导,聚焦资源受限地区的环境挑战,并已入选联合国“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十年”首轮全球行动计划,致力于以可负担、可推广的绿色技术体系回应气候与资源问题。

无电制冷技术,回应校园能源不稳定需求

位于郴州山区的苦志育才公益学校地处湿热地带,夏季高温频发,教学楼建筑老旧,且时有停电,缺乏系统性降温手段。在这样的环境下,“荫凉益夏”以校园为场景切入,为当地学生提供实质性的环境改善与支持方案。

针对这类基础设施有限、能源供应不稳定的校园场景,创冷科技自主研发的无电制冷技术具备无需电力、零碳排放、持续降温的特点,可通过涂层、膜材、卷材等多种形式,灵活部署于既有建筑外表面。

“在高温日益频繁的背景下,资源有限的地区,正是绿色技术最应落地的地方。”创冷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特约教授朱毅豪表示,“技术是否真正有价值,不在于条件最优的应用,而在于是否能跨越门槛、稳定发挥作用。”

港城大FIRST计划首站落地,验证关键技术能效

此次项目亦为“创新驱动可持续未来:先导计划(FIRST)”的首次技术试点落地。该计划由香港城市大学主导,已入选联合国“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十年”首轮全球行动计划,聚焦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能源分配不均等全球性挑战,致力于以“可负担、可推广、可持续”为核心原则推动绿色技术体系全球落地。

香港城市大学能源及环境学院副院长(国际事务及拓展)、FIRST项目负责人、创冷科技联合创始人曹之胤教授表示:“以苦志育才学校为起点,我们希望验证的不只是技术本身,更是一个跨学科、跨机构、可协作的绿色科技路径。”据介绍,FIRST计划目前涵盖四项关键技术:无电制冷、印刷式太阳能薄膜、生物质能源转化与人力驱动净水系统。此次落地的是其中一项核心技术——无电制冷技术,由创冷科技主导推进应用落地。

早在今年7月,创冷科技已完成该校教学楼屋面的首轮改造,免费铺设面积达830㎡的无电制冷卷材。实测数据显示,屋顶表面温度最高下降21.6°C,室内温度可降低至8.3°C,在无空调、易停电的条件下,为教学空间带来了显著的热舒适性提升。

香港高校青年参与教学实践,气候议题走入课堂

此次行动亦包含针对学生的气候教育支持。由曹之胤教授带领的香港城市大学团队共同走进课堂,与学生围绕“气候与生活”展开互动教学。多位港城大本科生自主策划授课内容,围绕气候变化与健康、环境、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从水资源、高温反应等日常切入口建立气候意识。

课堂之外,团队还现场演示了无电制冷涂料在教学楼墙体的应用。孩子们参与了涂刷过程,亲手感受到降温前后的表面温差。这一环节使技术从概念转化为触手可及的体验,也增强了对绿色科技应用便捷性和实效性的理解。

多维支持:教育、健康、心理同步展开

除降温改造与课堂互动外,本次“荫凉益夏”行动亦涵盖多个维度的校园关怀。当天,团队还与校方深入走访多户学生家庭,送上生活物资,并了解其在抚养与照护中的现实困难,为后续更精准的社区支持建立基础。

在教育方面,繁荫堂与旭柔计划捐赠全年教辅资料与童书,丰富学生阅读空间;在健康层面,为全校女生准备了专属卫生用品包并开展生理卫生教育;同时引入教师心理支持项目,并向学校提供运营经费与激励奖金支持。“公益不仅是输血,更是造血。”繁荫堂秘书长刘安奇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陪伴和滋养,让孩子们拥有跨越困境的勇气和能力。”

现场,创冷科技、香港城市大学、繁荫堂与旭柔计划等多方代表向学校递交合作牌匾,标志着“荫凉益夏”从阶段性项目迈向长期、多元的生态共建。

从首个试点出发,构建开放可持续的绿色技术生态

“无电制冷技术的落地,不仅是对教学环境的改善,更为资源有限地区提供了一种无需能源依赖的可持续替代方案。”朱毅豪教授指出,“这是技术普惠的起点,真正的创新不应只服务于理想条件,而要能被需要它的地方接受、使用、受益。”

以苦志育才公益学校为起点,曹之胤教授也对FIRST计划的未来有了更深远的思考。他表示,能真正走进资源受限场景的技术,不只是要足够先进,更要可靠、便捷、可复制。“我们希望携手更多来自科研、产业与社会实践的伙伴,共同构建一个开放、有韧性的技术生态,让更多被忽视的区域,也能共享技术带来的尊严与便利。”

据了解,“荫凉益夏”可持续减碳行动的第十站,亦于近期落地湖南省汨罗市任弼时红军学校。作为一所传承红军精神的乡村中学,此站行动融合了科技赋能、气候教育与公益支持,进一步探索“科技向善”与“红色基因传承”的结合路径。创冷科技为该校教学楼公益铺设668㎡无电制冷卷材,实测屋面外表面最高降温达32.8℃,为师生打造出更加安全、舒适的学习空间。

截至目前,“荫凉益夏”行动已覆盖海内外9座城市和社区,创冷科技无电制冷产品在公益场景下累计应用面积达8,625平方米,预计年减碳931,500千克。行动仍在持续推进中,未来也将进一步拓展落地网络,探索绿色技术在更多气候脆弱区域的普惠路径。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