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勇者再造”团队以退役消防服再利用研究为轴,近期赴苏州瑞可通纺织有限公司、南通蓝印花布研究所及闸桥社区开展实地调研,围绕绿色转型与非遗活化采集数据等内容,探索循环技术路径与文化再生方案。
近日,团队首站探访了苏州瑞可通纺织公司,重点考察其绿色供应链的实践。 该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通过引入GRS认证体系和数字化追溯技术,有效提升了资源的循环利用效率。在现场,团队深入了解了废旧纺织品如何被赋予新生命,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并系统考察了旧衣再生的完整闭环链条。瑞可通还展示了其在革新牛仔生产工艺、减少环境污染方面的技术突破。然而,交流中团队也注意到,在废旧纺织品回收领域仍存在显著的技术瓶颈,如拆解效率低下、消毒工艺滞后等难题。面对这些挑战,瑞可通表达了与高校合作攻关的迫切愿望,这一需求也直接激发了团队后续的行动规划。
第二站,团队转战南通蓝印花布染坊,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与传承人的匠心独运。王振兴师傅的坚守故事深深打动了每个人:他不仅亲历了技艺断层的危机,更在1972年成功推动“蓝印花布”更名出口日本,使南通成为该技艺唯一未中断的传承地;90年代家庭变故时,他靠染布偿债的坚韧精神,更是匠人精神的生动写照。尽管李子柒的到访与新华社的报道提升了染坊的知名度,但“不时尚”的标签仍是其吸引年轻群体的障碍。团队与染坊共同探讨了设计创新与校企合作的可能性,为传统技艺的活化提供了新思路,也为特种纺织品的回收难题带来了文化层面的启示。
团队第三站,在南通闸桥社区发起了“携手消防进社区”活动。通过生动的知识讲解与趣味问答环节,结合奖品奖励环节,向小朋友们普及了火灾应急技能,同时重点阐述了退役消防服的安全卫生与环保价值。活动中展示的再生设计产品吸引了众多家长的目光,他们纷纷表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愿意为这类环保产品买单,为项目注入了宝贵的市场信心。此次活动不仅明确了退役消防服的回收利用新路径,更验证了循环经济模式在特种防护服领域的可行性。
此次实践,南通大学“勇者再造”团队系统考察了纺织循环技术、非遗传承创新与消费者反馈,深刻认识到纺织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技、文化与市场的三重驱动。在未来,团队将深入研究退役消防服回收再利用的高效解决方案。期望通过这些研究,不仅提升资源的循环利用水平,更能推动可复制回收模式的构建,为实现废旧特种纺织品价值的最大化回归与社会价值的共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