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金秋的微风拂过幼儿园的窗台,当鲜艳的国旗与皎洁的 “明月” 相映成趣,中江县人民路幼儿园的孩子们,一场以 “当中秋与国庆撞个满怀” 为主题的双节活动在两园区开展,孩子们在动手实践、游戏互动与文化体验中,既感受着传统节日的浪漫,也在心中种下了热爱祖国的小小种子。
触摸 “双节”,把甜蜜与红色记心间
对于刚入园不久的宝贝来说,节日的快乐藏在触手可及的体验里。心灵手巧的老师们,声情并茂的为孩子们讲述着国旗与月亮的故事,当软糯的小手轻轻抚过五星红旗,红色的印记便悄悄留在了心底。
还有一份 “甜蜜任务”送达,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观察着月饼的花纹、触摸着酥软的外皮;看,有的宝贝小心翼翼地舔了一口,然后眯起眼睛笑了;有的“啊呜”一大口,鼓着腮帮子说“甜甜的,真好吃!”小小的味蕾,第一次记住了中秋的甜蜜味道。
玩转 “双节”,在动手与歌唱中表达热爱
“国旗国旗红红的哩,五颗金星黄黄的哩……” 稚嫩的歌声飘荡在幼儿园的上空,小班宝贝们,正专注地观看一场特别的升旗仪式。虽然年纪小,但当看到国旗缓缓 “升起” 时,孩子们都挺直了小身板,眼神里满是认真。
仪式过后,他们化身 “小小设计师”,一笔一划、一贴一粘,都是对祖国最纯粹的祝福。
另一间教室里,则充满了中秋的浪漫气息。孩子们围坐,目不转睛地看着《嫦娥奔月》的动画短片,时不时为嫦娥姐姐的故事发出惊叹。
看完《嫦娥奔月》的动画短片,宝贝们拿起超轻黏土,小手搓一搓、压一压,再用小模具印上花纹,“我的月饼是草莓味的!”“我做的月饼给妈妈吃!”。
探秘 “双节”,在合作与体验中感知文化
中班的孩子们,开始深入探索双节背后的文化故事。投壶场地传来阵阵欢呼:“我投进去啦!我是神投手!”套圈区里,孩子们瞄准、抛出,套中目标的瞬间开心地跳起来。当箭稳稳落入壶中,当圆环成功套住目标时,欢呼声此起彼伏,在玩乐中,他们悄然触摸到了古人的中秋乐趣。
当体育游戏里充满了中秋趣味,孩子们化身 “小兔子”,蹦蹦跳跳地跳过圈圈,或是踮起脚尖摘下高处的 “月亮”,笑声在操场上回荡,汗水与笑声齐飞!
而 “小小艺术家” 们,忙着制作中秋灯笼,彩纸、流苏、小灯串在手中变成了一个个精致的灯笼,点亮时,孩子们的眼睛里也闪烁着光芒;当孩子们用画笔描绘着对祖国的祝福时,鲜艳的五星红旗、可爱的生日蛋糕,每一幅画都是对祖国最真挚的告白。
小厨房里,阵阵香甜传来,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揉面团、包馅料,制作出独一无二的冰皮月饼,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成就感满满。
致敬 “双节”,在展示与探索中彰显担当
作为幼儿园里的 “大哥哥大姐姐”,大班的孩子们以更丰富的形式致敬双节。
毓馨园里,一场 “文化盛宴” 精彩上演:孩子们身着传统服饰,朗诵着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等经典古诗,歌声与诗声交织;
他们还好奇地了解不同民族的服饰与习俗,跟着老师模仿简单的民族舞蹈,在欢声笑语中感受着中华民族的多元与包容。
润馨园里,孩子们对中国地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合作学习完成了一项 “大工程”—— 拼贴中国地图。地图铺在桌上,孩子们分工协作,有的区分省份大小,有的用粘土装饰,慢慢拼出祖国的形状,老师一边引导一边说 “这是我们的家,叫中国”,宝贝们似懂非懂地点头,却牢牢记住了 “中国” 这个名字。
传统文化也在幼儿园里散发出迷人的魅力,红的、蓝的颜料涂在脸谱上,完成后举起来给小伙伴看:“这是京剧里的大英雄!”孩子们认真地勾勒脸谱纹路,在色彩的交融与碰撞中,感受着传统工艺的魅力.
从触摸国旗到绘制地图,从制作月饼到朗诵古诗,今年的双节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欢乐中收获了知识与技能,更让 “家国” 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当孩子们举着自己制作的灯笼、国旗,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时,我们知道,这份对祖国的热爱、对传统的认同,将成为他们成长路上最珍贵的礼物。这个双节,因为孩子们的参与,格外温暖而有意义。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