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如何重构会展生态?从一场“对话”中看见杭州会展未来式
一场大展搭起一个平台,一个平台带旺一座城市。
金秋时节,杭州,这座千年古城,正迎来一场国际盛会——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数贸会),吸引着世界投资者的目光。
作为本届数贸会的重要活动之一,9月26日,由全球数智会展创新中心主办的2025金球对话·IAEE Predict在杭州国际会议中心启幕,来自全球TOP20会展主办方、会展行业领军者、科技创新者齐聚一堂,共同回归会展行业本身,探寻未来发展方向。
当人工智能的浪潮席卷各行各业,会展业将迎来怎样的深刻变革?杭州的会展经济与城市开放发展又将如何实现双向赋能?透过这场高规格的行业对话,或许能为这些核心议题找到一些答案。
会展之城“新”意十足
会展业被视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在会展行业内有一个公认的“1∶9杠杆效应”——国际上展览业的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1:9,即每1单位的会展收入可以带动9单位的相关产业收入。
基于这种“一业兴百业”的连锁反应,会展经济对城市发展的带动作用不言而喻。纵观我们所熟悉的国际知名城市,如法兰克福、巴黎、纽约、亚特兰大等,几乎都与会展经济有着密切关联。
反观杭州也是一座底蕴深厚的“会展之城”。
1929年6月6日,杭州举办第一届西湖博览会,开创了中国会展业的先河。96年来,G20峰会、第19届亚运会、数贸会……赛会经济已成为杭州激活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近年来,杭州会展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期:出台了《关于放大亚运效应打造国际“赛”“会”之城的实施意见》,并制定《杭州市促进会展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单体15万平方米以上的杭州大会展中心开始运营,打造国际“赛”“会”之城的城市目标应运而生。
与此同时,全球会展业正迎来“数字化拐点”。就在数贸会开幕前夕,人工智能会展生态联盟在北京正式成立,会展业正从“线下单一模式”向“线上线下融合、数据驱动创新”的新形态跨越。
“从早期的市集交易,到近现代专业化展会,再到如今的数字化时代,人工智能正全面重塑会展业全流程。”杭州市会展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李健在会上表示,传统会展长期被“效率低、协同难、数据散”困扰,从展前筹备到展后复盘,人工操作易出错、耗时长,而AI技术的加入,则通过智能匹配供需、自动生成展商手册、实时分析人流数据等,全方位提高了行业的效率,
而在杭州这座被数字经济和AI应用热土滋养的城市,会展业的数字化发展具备得天独厚优势。作为此次金球对话的特别嘉宾,国际旅游研究院院士、新西兰怀卡托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Chris Ryan对此深有感触:“从展会设施的智能化程度与服务品质来看,杭州无疑是数字技术应用的领跑者。这里汇聚了大量专注于数据分析、VR交互应用等领域的企业,若想深入了解AI如何真正赋能会展业,杭州是绝对是必访之地。”
当世界会展人汇聚这座数字经济之城,杭州也正成为全球观察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窗口”——在AI赋能会展业的新赛道上,杭州的探索不仅关乎城市自身发展,也将为中国会展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杭州方案”。
“AI+会展”的杭州实践
AI风口下,如何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这是全球从业者的共同考题,而杭州正用实践给出答案。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会展业多以展位空间出租为核心业务。现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度渗透,参会者早已不再满足于单一展位本身,而对整个展会的视觉、听觉等方面体验提出了全新的需求。“需求端的升级,正倒逼会展行业进行运营模式的全方位革新。”杭州市会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种由需求倒逼的创新,首先体现在展会形式上。这一点在本届数贸会上展现得尤为直观,从进门的那一刻起,“碰一下”完成入场通行验证、“碰一下”激活智慧证件、“碰一下”开启AR导览……一系列轻量化交互场景让展馆的科技感扑面而来,刷新了参会者的现场体验感。
这些AI交互场景的背后,主要得益于杭州市会展集团“一体运营、数实融合”的会展运营新模式。依托自主数据底座,会展集团不断升级会展体验,打造了“数贸在线”小程序,集成展览组织、客商邀约、会议执行、活动推广、接待保障、综合服务等功能,让会展从“传统线下活动”变成“智能化体验场景”。
数智化转型不仅需要模式创新,更需产业生态的协同支撑。早在去年,会展集团便携手国际展览与项目协会(IAEE)、浙大城市学院等单位成立了全球数智会展创新中心。时隔一年,该中心致力于推动数智时代的会展业理论研究、创新实践和人才培养,形成了《数智时代的会展业宣言》蓝皮书。
“蓝皮书系统分析了国内外数智会展的典型案例及城市会展业协同发展路径,将为行业长期健康发展提供了关键理论支撑。”浙大城市学院国际文化旅游学院副院长吕佳颖表示,当前,行业需要培育更多的具有懂会展、懂设计,又懂AI的复合型国际人才,从而助推一些成果的研发和转化,共同打造创新协同的智能会展的生态群。
在向内深耕产业生态创新的同时,杭州市会展集团更以开放姿态向外“引会入杭”,推动会展经济与城市开放发展的双向赋能。
会上,进行了多场签约活动,全球性会展行业组织纷纷在杭州落子:中国贸促会培训中心与IAEE签订了注册会展经理高级项目合作,并与全球数智会展创新中心签订了未来五年培训项目优先落户杭州的合作框架,在杭州开启了数智会展人才培养新尝试;杭州市会展集团分别与瑞士MCH集团、柯莱睿展览集团、Nodwin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时代的会展创新模式。
“选择杭州,是因为这座城市代表着未来。”IAEE主席Chuck Grouzard表示,协会将与中国合作伙伴一道,共同探索数字时代“会展业韧性”以及真正内涵,推动会展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与国际会展行业组织以及企业的深度合作,不仅能为杭州引入全球领先的数智会展资源,更将助力杭州深度参与AI时代国际会展业的标准制定,为这座城市打造国际‘赛’‘会’之城奠定坚实基础。”杭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十字路口“变”与“不变”
人工智能涌现时刻,全球数字生态前行至创新与发展的十字路口,未来将何去何从?对此,会上展开了一番大胆的预测与探讨。
“变化”是此次对话中的高频词。当前,AI对会展行业带来的重构已成为普遍共识,并且这种重构并非局部优化,而是贯穿从研发到服务的全产业链深度变革。作为此次大会的合作方,WeMeet荟神聚焦需求侧,打造数字化参展平台“WeMeet”,参会者只需扫码,即可获取展会嘉宾、图片、议程等信息。
WeMeet荟神创始人顾学斌认为,这种变化除了体现在对会展便捷性的表层提升,还在于商业底层逻辑的深层重构。“比如,如今展会想要‘走出去’,都会面临跨语言,跨场景、跨平台等困难,而一个‘聪明’的AI系统能有效打通这些壁垒,助力全球会展的创新发展。”
在肯定AI之“变”带来便利的同时,一个关于“不变”的思辨也随之展开:当AI能一键生成虚拟展会,线下展会还有存在的必要吗?“人必须到现场”的价值何在?
“从供给侧来看,大数据分析等AI能力虽带来便利,但也导致部分企业过度依赖线上寻客,甚至脱离实体展会。当‘远程’逐渐替代‘面对面’,这对以人际联结为核心的会展行业,无疑会构成一定冲击。”法兰克福展览(香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李庆新道出了他的担忧。
对此,杭州市会展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李健亦有共鸣,他表示:“会展行业的核心始终是汇聚人心、交流知识和建立信任,不论交流场景如何演变,是线下相聚还是云端相见,我们需要时刻专注于沟通的价值,让会展回归本心。”
若跳出会展行业本身,审视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的联动关系,更需清晰“变”与“不变”的边界。杭州市会展集团相关负责人坦言:“AI终究是服务产业的手段与方法论,真正的目的,是通过 AI实现产业、企业与城市的同频共振,让展会聚集的‘流量’切实转化为城市经济的‘增量’。”
例如,今年数贸会期间,杭州大力推进“以展促消”,举办“购在中国·2025数字消费嘉年华”,推出数字国潮展、浙BA欢购季、“七彩夜杭州”等十大主题消费活动,致力于将展会流量充分转化为数字消费增量。
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
站在当下眺望不远的将来,杭州正以开放姿态,在“变”与“不变”的动态平衡中,探索全球会展业的智慧未来,为会展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蹚出一条兼具创新活力与人文温度的新路径。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