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泓碧水映初心 泰城生态治理惠民生

来源:日照新闻网    2025-10-10 16:42
来源: 日照新闻网
2025-10-10 16:4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行走在泰安市明堂河畔,眼前碧波微澜,水草摇曳生姿,白鹭点水低飞。这条曾因污染蒙尘的城市静脉,如今已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生态绿廊。这焕然新生的背后,是中国铁工投资泰城水生态环境治理项目管理团队日复一日的坚守,他们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核心,依托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运用,在项目全域构建“一平台、一移动端、一张图”三位一体的综合管理体系,实现了水生态环境运营的智慧化监管与精准治理。

焕发新生:重现泰城水清河晏之景

泰安市由山得名,因水灵动。城区内明堂河、梳洗河、泮河、芝田河等河流却因淤堵严重,成为不少市民心中的痛。中国铁工投资作为中国中铁旗下的“绿色先锋”,坚决扛牢泰城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重任。自2019 年以来,累计投入 43.47 亿元实施泰城“三河两网一库一厂”7个子项水生态环境治理项目。通过系统修复山水林田湖草,筑牢泰山区域生态保护屏障,让城市水脉重新焕发活力、流淌生机。目前,项目已稳定运营4年。

搭建智慧运营管理平台 实现全域实时监测与智能预警

为保障长达14年的运营,管理团队从规划设计阶段即制定高起点、高标准的目标要求,采用先进的设计建设理念,针对生产运行安全管理和应急管理需求,建设泰城水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安全应急监控系统。同时,依托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算法,集成芝田河、明堂河、梳洗河等多条河流的水质、水位、流量、视频监控等实时数据,构建全覆盖的运营数据监测网络。通过AI智能分析与预警,为管理决策提供多维度水质超标、流量异常等数据报表与趋势分析的科学依据。

打造实时应用移动端 赋能现场运维与动态管理即时能力

在运营管理服务中,工作人员将设备管理、工单派发、巡检计划、应急管理等情况通过移动端上传到管理后台,并通过移动端随时随地监测与接收河道状态、预警信息,实现运维流程数字化、自动化,显著提升了运营管理效率。在巡检与应急场景中,支持工单处理、考勤打卡、巡检记录等功能,杜绝现场作业人员代打卡等舞弊行为,提升考勤准确性与工作透明度,实现对大面积、广流域水生态环境项目运维巡检与任务管理的智能化,极大提升了外勤人员的灵活性与响应速度。

绘就三维可视化图 助力数据融合与运维服务加速度

管理团队将泰城水系与项目运维数据深度融合,绘制运维治理“一张图”。在这张图上,不仅可以直观展示各河流、水库、污水处理厂的地理位置与分布,还能实时监测水质、水量、设备状态等关键指标,并支持水质、水文、监控、巡检、物资等多类数据叠加展示,实现三维可视化场景与多维业务管理流程、AI智能预警模型的深度集成与交互操控,基本形成“一图感知全局、一图协同运营”的高效管理模式。通过这张图,管理团队可以快速定位问题区域,精准调度资源,实现了从“被动治理”到“主动防控”的转变,有效提升了运维服务治理精度与公众满意度。

一泓碧水映初心,作为中国中铁旗下的‘绿色先锋’管理团队,持续为市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福祉:经过治理,泰城水生态环境治理项目水体黑臭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水质显著提升、自然生态功能得到恢复;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和水环境治理水平全面提升;泰安市第四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被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为全国第四批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安泰 胡煜昊)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