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长假期间,全国铁路系统以日均1825万人次的运力规模,构建起一张覆盖2.19亿旅客的运输网络,通过精准调度、高效运力与温情服务,串联起亿万人的团圆路。这些数据的背后,是铁路部门践行“人民铁路为人民”的真实写照,是保障民生经济顺畅循环的精准描绘,更是流动中国蓬勃活力的生动再现。
运力升级提效,筑牢出行保障线。面对假期客流总量大、首尾长途多、中间中短途多的客流特征,铁路部门提前分析客票大数据,以科学调度优化运力配置。太原局集团公司精准实施“一日一图”策略,对高铁和普速线路均实行高峰运行图,灵活采取措施调配运力、提升运能;郑州局集团公司发挥“米”字形高铁网优势,加开高铁动卧列车、动车组重联运行、普速旅客列车加挂车厢,及时加大热门区域、线路和时段的运力投放力度,最大限度满足旅客出行需求;长三角地区作为重点区域,在启用66对高峰线基础上增开259对列车,形成了“大动脉+毛细血管”的立体运输体系,既缓解了北京、上海、广州等枢纽城市的运输压力,又满足了“一小时通勤圈”的短途需求。铁路部门以最大限度挖掘运输潜能,确保旅客出行畅通,让“走得了”和“体验优”的保障愈发坚实。
技术创新赋能,激活运输潜力。为进一步提升旅客出行体验,铁路部门深耕技术创新,以“加速度”打通铁路运输的关键节点,让旅客的每一次出行都更便捷、舒心。在进站安检中, AI 智能判图系统与新型腿部金属探测仪组成“安防组合拳”,以毫秒级识别速度和超99%的准确率,将安检效率提升3倍,使西安站等枢纽的旅客进站平均排队时间缩短60%。此外,12306系统通过大数据实时监控票额情况,将新增票额优先配售给候补订单旅客,并优化候补购票、在线选铺等功能,实现“指尖购票”。铁路部门在保障客运畅通的同时,始终坚守货运保供阵地。朔黄铁路黄骅港站的智能调车系统具有三大全球首创技术,构建起“计划自动生成—进路智能排列—机车自主运行—风险实时阻断”的作业链条,实现了作业效率与作业安全的双重跃升,为我国的能源保供保驾护航。大秦、浩吉铁路等重点能源通道持续高位运行,将煤电、秋粮等物资精准送达,为假期民生保障与工业生产注入稳定动能。
服务提质优化,传递旅途温暖。国庆中秋长假期间,铁路部门以特色旅游专列搭建文旅融合核心载体,将列车升级为沉浸式体验空间。广州局集团公司开行广州至新疆的“南方列车・潇湘号”特色旅游列车,以“移动的星级酒店+深度文旅体验”的创新模式,成为连接南北风光,传递文化温度的出行标杆;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开行哈尔滨西至哈尔滨的环线高铁列车,串联热门旅游城市,在列车上免费提供旅游宣传册及景点打卡印章,让旅客体验更美好;呼和局集团公司推出“锦绣山河”“亮丽北疆”等多款融合地方风味的主题美食套餐,并提供儿童营养餐、老年软食餐等特色餐食,让旅客在假期旅行中吃上“一盒好饭”。铁路部门用温情回应出行需求,让列车不再是简单的位移工具,而是充满人文关怀的移动旅行空间。
国庆中秋长假期间铁路运输的顺畅有序,彰显了中国铁路的硬核实力,更见证了交通强国建设的扎实成效。奔腾的钢铁长龙以职责使命为笔,写下了流动中国的温暖注脚,传递着家国团圆的喜悦,巩固着民生保障的坚实,描绘着高质量发展的脉动。期待未来的每一段旅程,都能见证铁路部门更多的创新与突破,让钢铁大动脉始终涌动着效率与温暖,串联起更多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武婧)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