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惠“栗”农“桂”在“柑”甜

税惠“栗”农“桂”在“柑”甜

来源:国际在线 2025-09-30 11:5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围绕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的主题,肇庆市聚集“三农”名特优新农产品、惠农普法等举行了系列活动。丰收节期间,肇庆税务部门组织业务骨干主动开展涉税咨询、政策辅导与服务对接,把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等惠农政策精准推送到农业企业,以“税力量”绘就秋收好“丰”景。

“小油栗”变身“黄金果”

封开油栗是广东的地理标志产品,主产于封开县长岗镇、罗董镇和杏花镇。作为“中国油栗之乡”,封开油栗今年再迎丰收季。2025年全县油栗种植面积稳定在13.45万亩,预计油栗总产量达2.06万吨,同比增长约14%。

油栗长势好

“今年油栗长势特别好,丰产期面积达到50亩,预计总产量能有4万斤,比前年增长了近三成。”长岗镇宝栗水果基地负责人陈东銮笑着算起了“丰收账”。如今的他,不仅是当地的种植大户,更是油栗产业多元发展的“探路人”——在税惠政策的有力支撑下,他不仅与清远、韶关等地企业深化合作,将联合种植面积扩至2000亩,还大胆探索油栗预制菜开发,计划投建大型冷库让新鲜油栗能“跨季销售”,让销售渠道越拓越宽。

谈及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陈东銮对税费优惠政策的精准落地感受颇深,“税务人员上门为我们讲解涉农税收政策,在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一项今年为我们减免了税款1.3万元。虽然数额不大,但对我们正计划投入冷库建设、探索预制菜加工的小规模基地来说,这笔资金切实缓解了运营压力。”

封开县税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油栗产业发展需求,税务部门专门组建了“涉农税费服务专班”定期深入种植基地、合作社,为农户、企业辅导优惠政策,精准推送个性化的税惠政策清单。从种植环节的税费减免,到销售环节的发票服务,再到产业链延伸中的政策辅导,税务服务贯穿油栗产业发展全链条,助力油栗真正成为富民增收的“黄金果”。

“老肉桂”撬动“大产业”

作为中国最大的肉桂种植区,肇庆市高要区肉桂种植有500年历史。据统计,2025年高要肉桂种植面积70.05万亩,年产桂皮14.46万吨,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超50亿元,主要出口中东、北美、东南亚等地。

税惠政策助力“老肉桂”香飘国际市场

当地税务部门聚焦肉桂产业特色化、品牌化发展需求,通过定期走访、专题培训、远程答疑等多种方式,不仅精准辅导企业用足用好购进农产品抵扣进项税额等政策,更针对其出口业务、深加工环节涉及的税收复杂问题,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和合规建议,确保各项税惠政策精准落袋、高效兑现,助力“老肉桂”香飘国际市场。

在高要区莲塘镇,肇庆宏志达农副产品有限公司一箱箱精制的肉桂产品正在被打包发往美国、英国、日本等国际市场及国内各大商超和食品企业。据悉,一块桂皮简单切割后,以原材料形式出口,利润只有1%-2%,若加工成肉桂粉等成品出口,利润可达50%。该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全自动桂皮破碎筛选生产线使加工效率大幅提升25%,同时将原料损耗率降低了1个百分点。

公司财务负责人介绍,随着税惠政策支持和持续创新投入,企业累计投入研发资金778万元,成功开发出8项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持续创新,企业已开发出7个肉桂深加工新产品,包括烟仔桂、肉桂粉、烟仔工艺品、已磨肉桂等高附加值产品,深加工产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提升至28%。目前,该企业已通过HACCP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获评“广东省名牌产品”和“肇庆市农业龙头企业”称号。

“小柑果”孕育“新希望”

位于广宁县江美村的茶枝柑种植基地内,满山遍野的茶枝柑挂满枝头。“今年是基地首次挂果,回想起我们引进优质种苗和高质量肥料、配套建设节水灌溉系统的努力是一点也没有白费。”江美村村干部陈雪媚介绍,这些茶枝柑树预计可以持续丰产8年以上,今年首次挂果年产值大约为6万元,今后每年将为村集体带来约10万元收入。

税务部门为种植户提供家门口的政策辅导和业务办理服务

该种植基地成立于2023年,目前承包了30亩林地。为快速响应纳税人缴费人诉求,当地税务部门依托“乡村税务驿站”和征纳互动平台,将办税窗口“搬”到了线上,为种植户提供家门口的政策辅导和业务办理服务。

“像我们种的茶枝柑,到底要不要交税?”“专票和普票有啥区别?”“开票时税率该选多少?”回想基地创立初期的困扰,茶枝柑种植基地的负责人潘其全表示,如今通过征纳互动平台咨询开票操作和农产品销售税收优惠政策,回答又快又清楚,现在拿个手机就能解决开票问题,太方便了!”(文/图 肇庆市税务局)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