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养老已成为社会关注的共同话题,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关乎民生福祉。但一些不法分子打着“服务老人”“关爱老人”的旗号招摇撞骗,让不少老年人的“养老钱”付诸东流,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为进一步增强对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教育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老年人防范金融风险的意识,招商银行厦门分行向老年人开展了金融教育活动。
线上线下 多渠道开辟消保课堂
“阿姨,骗子对付老人家的手段有很多,这份宣传折页上有常见的诈骗案例解析,我先给您讲讲,您回家也可以多看看我们线上发布的视频和图文哦!”
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期间,招商银行厦门分行指导下辖各支行积极行动起来,向来到网点的老年人耐心讲解金融知识,并走进社区、商圈、村庄举办形式多样的金融教育活动,进一步拓展宣传阵地,扩大向老年人普及金融知识的覆盖面。
同时,为了让老年人足不出户也可以学习金融知识,招商银行厦门分行的公众号上陆续推出了适合老年人阅读的金融教育长图文,这些图文将风险案例结合防范措施,有利于老年人利用碎片时间阅读学习金融知识。
以案说险 用心守护“夕阳红”
风险案件:不久前,陈大爷想给自己和老伴寻找可靠的养老院安度晚年,结果遇上一家自称不仅可以预售床位还能提供理财服务的机构。负责人声称机构设备水平先进,只要预存三万元,以后入住优先,还能由“投资导师”协助理财,将钱投入“高回报、低风险”的项目,每月都能分红。陈大爷一看这条件确实诱人,正计划着向机构转账缴纳金时,陈大爷的女儿发现异常,经网络查询后发现这家公司根本没有办养老服务资质,连办公地址都是租来的临时写字楼。
案件分析:不法分子常利用老年人寻求养老保障的心理,打着“服务老人”“关爱老人”的旗号招摇撞骗,以预售养老床位、虚构养老服务项目、承诺投资有高息回报等名义,诱骗老年人大额预存或缴费,诈骗老年人钱财。
防范措施:1.多学习金融知识,密切关注监管部门发布的风险提示和案例分析,了解常见的养老骗局案例;
2.务必认准正规养老机构,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不轻易向陌生人或不明机构转账支付各类费用;
3.在做出养老投资决定前,应咨询专业的金融机构,通过正规渠道理财;
4.遇事多与家人商量,不要冲动、不要跟风、不要轻信“陌生人”。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