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有家人”背后:把论坛共识写进稻田与索道之间

来源:消费日报网    2025-09-30 16:06
来源: 消费日报网
2025-09-30 16:0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金秋9月,大家人寿广东分公司聚焦生态场景赋能,吹响“秋高气爽硕果累,农场家人齐相会”的号角,以农场采摘、自然研学、亲子互动等活动为契机,探索客户经营新模式,创新高频触客场景,提高品牌形象和市场影响力,实现经营生态体系建设赋能业务的全面渗透。

正如9月25日第四届银行保险合作发展论坛上所强调的,当前银保合作已从“分蛋糕”走向“做蛋糕”,生态协同成为关键词。而“农场有家人”活动,正是大家人寿在生态赋能理念下的一次生动落地——不仅让客户走进自然、回归生活,更通过沉浸式体验,构建起银行、保险、客户三方之间的情感连接和信任桥梁。

抵达农场的第一站,客户们便收到一份“田埂盲盒”——薄荷、迷迭香、艾草。在指导老师带领下,大家亲手捣碎、萃取、冷凝,15分钟后,人手一罐“大家定制版”驱蚊膏诞生。这一份看似简单的手作体验,背后却暗含着论坛中提及的“服务即产品”理念——客户不再只是被动接受保险产品的“买方”,而是在互动中成为品牌故事的参与者与共创者。

第二站山水打卡,让镜头先“种草”。沿着3公里木栈道漫步,稻田、白鹭次第入镜。工作人员提前踩点设置“最佳打卡点”,稻穗旁摆好“大家为你 你为大家”手举牌。正如论坛上建设银行研究院副院长宋效军所言:“银行与保险要共同打造养老金融新生态,提升客户体验。”而这场“农场打卡”正是通过场景化设计,将品牌温度融入客户生活的细节中,润物无声地传递“大家”的陪伴感。

第三站丛林穿越,让心跳与品牌同频。下午4点,客户换上护具,挑战400米丛林穿越。高空索道上,汗水与欢笑交织,“刺激但安全”的体验,恰好暗合大家人寿“稳健而不保守”的品牌气质。正如中国社科院李扬在论坛上指出,低利率时代下,金融机构要在“资产收益”与“负债成本”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而“农场+保险”的场景化探索,正是通过非金融场景的延伸,增强客户黏性,拓展服务边界,为银保合作注入新的增长动能。

第四站咫尺轩探访,养老故事娓娓道来。扫码即可预约后续“城心养老”“旅居养老”“居家养老”等带看活动,实现“一日游”向“全年陪伴”过渡。这一环节,正是对论坛主题“共探数智生态赋能养老金融之路”的生动回应。通过线下体验与线上预约的无缝衔接,大家人寿不仅展示了其养老服务的多元布局,也为银行伙伴提供了可复制的客户转化路径,真正实现“生态协同、数智赋能”。

广东分公司此次打造的“沉浸式体验+个性化服务”生态矩阵,不仅从“产品选择”升级为“生态信任”,更注重与养老模式的深度连接。正如大家人寿党委书记、总经理郁华在论坛闭幕致辞中所说:“我们愿与银行伙伴一道,以数智转型和生态赋能为笔,共同书写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而“农场有家人”活动,正是这篇大文章中的生动注脚。

接下来,广东分公司将复制“大家农场+养老社区”模式,在粤陆续开花结果,持续把客情做长、把生态做大。正如论坛所达成的共识:银行与保险的未来,不只是合作销售,更是共建生态、共创价值、共享成长。大家人寿,正在用行动诠释这一点。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