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
伴随着主裁判的一声哨响,苏超无锡与徐州的比赛落下帷幕,无锡队与徐州队以3:3的比分握手言和。赛场上,球员们在草坪上演绎着速度与激情;赛场外,一列列印有 “苏超球迷专列” 字样的动车组穿梭于长三角大地,成为连接13座城市的流动风景线。作为长三角铁路网的运营主体,上海铁路局以“铁路+体育”的创新融合模式,构建起覆盖全省的 “观赛交通网”,不仅为赛事提供了坚实的运力支撑,更重塑了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的互动逻辑,让苏超从区域赛事升级为现象级的文体。
定制专列破解出行痛点,弹性运力适配赛事节奏。针对苏超赛事中跨城市观赛的高频需求,上海铁路局打破常规运输组织模式,推出“一站直达、双向对开”的球迷专列服务。以第七轮无锡对阵淮安的焦点战为例,首次开通的淮安东站至江阴站专列(D9551/2次),通过连镇铁路与沪宁沿江高铁的跨线联动,将原本需在无锡站中转的行程缩短为3小时直达,单程时间较常规路线压缩40%。截至8月31日,长三角铁路已累计开行35列苏超专列,安全运送球迷近3.5万人次,其中南京至淮安、无锡至宿迁等热门线路上座率持续保持100%。这种 赛事时刻表与列车运行图深度耦合的模式,让球迷得以“拎包观赛”,彻底告别以往 “抢票难、中转累” 的观赛困扰。
泼天流量燃爆夏日经济,产业协同重塑赛事价值。上海铁路局的运输保障不仅解决“如何去”,更带动“如何玩”的消费链条延伸。随着31列专列的持续开行,苏超赛事的辐射范围从江苏 13 市扩展至长三角全域,铁路部门与地方政府协同推出的 “高铁票+景区门票”“赛事套票+餐饮折扣” 等组合产品,更实现了 “观赛经济” 的跨界破圈——江阴站至体育中心的20辆接驳大巴,同步加载当地旅游景点导览图;南京南站的苏超主题快闪店,日均销售额突破15万元,非遗文创产品占比达40%,成为展示江苏文化的新窗口。这种 “交通基建+产业运营” 的深度融合,让苏超的商业价值从赛场内的90分钟延伸至整个长三角的经济版图。
跨城协作刷新服务标准,基础设施串联发展脉络。上海铁路局的创新举措,使得城市服务体系升级,催生 “赛事服务共同体”。常州在主场赛事期间开放23个政府停车场、5000个泊位,配套推出 “宠物托管”服务,实现 “球迷需求秒级响应”;江阴针对球迷吐槽的 “饮水贵” 问题,现场共设置9个免费饮水点,每个供应点安装2台直饮机、1台气泡机,为球迷送上一份沁人心脾的清凉。这些细节创新通过铁路客流的口口相传,成为城市形象的 “加分项”。 铁路搭建的 “1小时交通圈”,让苏州评弹、徐州汉文化等地域文化在客场球迷中快速传播,如淮安球迷乘坐专列赴江阴观赛时,通过车载屏幕了解到无锡的紫砂文化。这种 “赛事为媒、文化搭台”的跨城互动,正在重塑江苏城市间的关系网络。
苏超的火爆是体育精神的胜利,更是铁路创新的勋章。上海铁路局以 35 列专列、3.5 万人次安全输送,展现交通基建与文体赛事融合潜力,不仅解决运输难题,更构建 “城市发展共同体”。“铁路+” 模式重新定义赛事价值,随着长三角铁路网加密,“以赛促联、以路兴城” 实践将成体育赛事范本,让交通动脉成城市发展 “加速引擎”,足球场上的“圆月弯刀”与铁路轨迹交相辉映,勾勒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画卷。(刘以恒)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