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亿人次见证流动中国的铁路力量

来源:日照新闻网    2025-09-29 15:41
来源: 日照新闻网
2025-09-29 15:4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5年1至8月,全国铁路发送旅客突破32亿人次,同比增长6.7%,这不仅是国铁集团深化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硬核成果,更成为观察中国民生温度与经济活力的重要窗口。从运力的精准扩容到旅游产品的创新升级,从服务细节的暖心打磨到跨境通道的高效联通,铁路部门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在保障旅客平安便捷出行的同时,为稳经济、扩内需、促消费注入了强劲动能。

运力的持续升级是支撑32亿人次顺畅出行的坚实根基。国铁集团统筹高速铁路与普速铁路资源,让新旧线路形成“快慢相济”的运输网络,京哈高铁京沈段凭借高标运行成果,将北京至沈阳旅行时间大幅压缩,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等新增线路则快速融入区域交通格局,重庆东站投用后迅速成为衔接多方向的交通枢纽,进一步疏解区域客流压力。铁路部门依托铁路12306售票大数据,动态调整列车开行方案,实现“一日一图”精准匹配出行需求,全国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达11127列,同比增长7.7%,即便在暑期单周客流连续突破1亿人次的高峰时段,仍能保障运输秩序平稳。在满足主流出行需求的同时,铁路部门不忘民生底线,既通过广深港高铁发送2115万跨境旅客、中老铁路发送17.4万跨境旅客,助力对外开放与区域联动,又保持普速旅客列车开行规模,开好公益性“慢火车”和乡村振兴列车,让老少边和脱贫地区群众的出行之路越走越宽。

旅游列车的量质齐升为消费复苏打开了新空间。国铁集团精准对接旅游观光、生态康养、红色研学等多元市场需求,推动“火车向着景区开”,1至8月累计开行旅游列车1551列,同比增长26.1%,成为激活旅游经济与银发经济的关键抓手。在产品打造上,铁路部门既持续培育“京和号”、“齐鲁1号”、“潇湘号”、“天山号”等知名品牌,让旅游列车成为承载地域文化的移动名片,如“京和号”专列串联新疆多处5A级景区,兼顾观光与文化体验,又创新推出适老化旅游列车,配备专业医护人员与养生服务,满足老年群体出行需求,同时定制化开行“歌迷专列”、“球迷专列”,精准捕捉年轻群体消费偏好。这些特色旅游列车不仅丰富了“旅游列车+”消费场景,更带动了沿线餐饮、住宿、文创等产业发展,成为推动内需增长的重要力量。

服务品质的迭代优化让旅客出行更具幸福感。国铁集团从购票、乘车到接驳的全链条发力,持续提升旅行体验,学生预约购票服务常态化运行,优惠票使用规则进一步优化,累计为1988万学生旅客提供便利。在途服务不断升级,92个互联网订餐站点努力供好“一盒好饭”,高铁宠物托运覆盖40座车站、“轻装行”服务覆盖30座车站,解决旅客出行“后顾之忧”。与地方交通部门联动提升接驳效率,45个车站实现铁路与地铁免安检换乘,让“无缝出行”成为现实。同时,铁路部门聚焦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强化服务响应效率,持续开展“我的铁路风景”主题活动,在车厢内营造温馨文化氛围,让旅途不仅“走得了”,更能“走得好、走得暖”。

32亿人次的出行成绩单,是铁路部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写照,更是中国经济韧性与活力的有力证明。随着国铁集团持续推进客运市场化改革,精心筹备国庆中秋假期运输,未来铁路将继续以更优质的运力、更丰富的产品、更暖心的服务,串联起民生期待与发展蓝图,为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回升向好提供更坚实的支撑。(作者:赵志伟)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