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单救助+AI监测 湖北黄石打造社会救助智慧样本

五单救助+AI监测 湖北黄石打造社会救助智慧样本

来源:光明网 2025-09-28 09:5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5年8月,湖北省黄石市迎来全国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工作一周年。作为湖北省唯一入选该试点的城市,黄石以政府主导、市级统筹、内合外联、社会参与、一县一品的工作思路,打造出全国闻名的五单救助模式。一年来,黄石市累计开展救助服务11万人次,形成36个特色救助项目。这座长江中游的工业城市,正以创新实践重新定义社会救助的边界。

政策+技术双轮驱动 构建救助新生态

五单救助模式,指困难群众下单、政府部门买单、链接资源接单、街道(乡镇)社区(村)晒单、多方认定评单。同时,配套出台的《工作手册》整合12个部门53项政策,形成政策库;联动85家社会团体构建资源库,实现需求-资源智能匹配。

黄石市政府还协同市数据局围绕“救助+AI”大模型开展智慧救助,建设黄石服务类社会救助系统,运用AI大模型实现动态监测。2024年,通过9.2万条数据比对,精准识别348条风险线索,将117名边缘群体纳入保障范围。系统还能根据21项评估指标自动生成救助方案,准确率达92%。

目前,通过标准化流程,黄石市救助响应时间已从平均15天缩短至72小时。

一县一品出亮点 精准服务暖民心

大冶市爱大冶项目创造性地组织低收入群体服务特困人员,既解决就业又破解看护难题;阳新县以四化托养模式为220名失能人员提供标准化服务,家属满意度达98%;黄石港区125名社区管家开展128个帮扶项目,水机路社区500平方米的养老超市集助餐、助浴、文娱于一体,日均服务超200人次……黄石市立足地方实际,积极推进服务项目落实。明确服务标准,建立6大类31方面的服务类社会救助清单,有针对性开展服务11万人次。72岁的李建国老人感慨:“每周3次专业康复,老伴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

与此同时,在社区悄然兴起的“幸福食堂”成为一大亮点。幸福食堂为社区老人和残障人士提供干净便宜可口的饭菜,有力地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坚持公益性的前提下,黄石市有的放矢进行补贴支持,引导企业提供多元服务,通过引入市场化机制,不断增强社区食堂的生命力。

公益+市场双轨并行 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

多年来,按照“公益性+市场化”的思路,黄石市引导有关企业单位开展多元化运营。市场化运行,保证了公益事业的可持续性。

在幸福食堂的平台上,养老事业与银发经济得以有机结合,着力满足不同老年群体的需求,得到了企业和群众的欢迎。西塞山区养老超市引入社会资本后,新增按摩、理疗等6项增值服务,月营收增长15万元;黄石慈善·幸福食堂专项基金已募集820万元,按服务人次发放补贴。据透露,目前,黄石市幸福食堂正在建立星级评价体系,五星级食堂可获得20%运营费奖励。“政府提供场地+企业运营+居民监督”的模式,使全市23家幸福食堂实现盈亏平衡。

迈向救助升级版 书写民生新篇章

与此同时,黄石市养老服务平台试点扩面工作也成绩显著。黄石市民政局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医养融合、电店结合、多方共赢、持续发展”的改革思路,将“互联网+养老”进行深度融合。

此外,西塞山区彩虹帮困助联体通过1+3+N模式,为650名重病患者补充石惠保,成功理赔3.23万元;23万元公益创投基金培育出12支专业服务队;2025年,黄石将深化联合国儿基会现金+服务试点,改造30所农村闲置校舍为养老中心,扩大童伴妈妈项目至50个村,等等。

黄石经验证明,社会救助不是简单的资金发放,而是通过精准服务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座全国双拥模范城,正在用温情与智慧书写新时代的民生篇章。(王帅)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