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空心”之盼,践“暖巢”之行

来源:日照新闻网    2025-09-28 14:17
来源: 日照新闻网
2025-09-28 14:1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湖州师范学院“银龄心声,‘青’力相护”助老实践团完成了为期数月的暑期社会实践,他们的目光聚焦于乡村“空巢”老人群体以及正在推行的“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建设,深入浙江省11地市乡村,通过扎实的走访与对话,试图为乡村养老难题寻找温暖的答案。

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们与众多空巢老人面对面交谈,倾听他们的心声;同时也走访了村干部和一线养老服务人员,全面了解乡村养老现状。他们发现,尽管子女们为了生活在外奔波,但留在家乡的老人们却普遍面临着日常生活的孤助无援,无论是简单的家务劳作还是突发的小型维修,都成了难题;在健康方面,就医路途遥远、无人陪伴的困扰时常萦绕心头;更令人揪心的是精神世界的孤寂,老人们渴望陪伴与交流,但社区活动却往往难以触及他们的内心;此外,独居带来的安全担忧,如意外摔倒无人知晓、防范能力较弱等,更是让他们难以安心。

与此同时,团队也看到了乡村“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在落地过程中遇到的现实挑战。理想中步行十五分钟即可享受便捷服务的愿景,在广袤的乡村面临着服务覆盖难以全面、专业护理人才短缺、可持续运营资金不足以及现有服务内容与老人深层需求之间存在差距等困境,使得这项充满关怀的政策在深入乡村“最后一公里”时显得步履维艰。

基于深入的调研,团队系统性地提出了优化乡村养老服务的路径思考,旨在围绕生活照料、医疗保障、精神慰藉和安全防护等多个维度,努力构建一个真正“有温度、有品质、有保障”的乡村养老服务网络,让“空巢”逐渐变“暖巢”。这项充满社会关怀的实践,不仅为相关政策优化提供了来自基层的一手资料,也展现了当代青年学子心系乡土、服务社会的责任感与担当。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