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欧亚经济论坛亚信地区旅游合作会议,于9月23日至24日在西安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作为本届欧亚经济论坛的重要组成环节,该会议由欧亚经济论坛秘书处主办,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与西安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共同承办,并且得到了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秘书处的大力支持。
本次会议以“加强对话协作,共绘旅游新篇”为主题,是亚信成立三十年来首次举办的旅游专题会议。来自亚信现任主席国、东道国、成员国等旅游部门官员,亚信秘书处、有关各国驻西安使领馆代表,知名跨国公司负责人,陕西省及西安市相关领导,国内高校及科研机构代表,文旅行业专业领域代表,以及国内文旅及相关企业代表等约240余名政商学界嘉宾齐聚古都西安,共同探讨亚信地区旅游合作的新机遇。
聚焦合作新路径 丝路万里话新机
“我认为旅游从来都不是简单的空间的移动,而是文明的对话、民心的共鸣、发展的共融,它超越国界与文化的差异,让不同的文明在互学互鉴中熠熠生辉,让各国人民在行走往来中心心相印。”23日下午举办的会议开幕式上,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徐明非表示,丝绸之路见证了先辈们互通有无、友好交往的辉煌历史,“今天我们继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携手推动亚信地区旅游合作恰逢其时、意义深远。”
随后举行的主题演讲环节中,与会嘉宾分享了各自的真知灼见,从不同维度和视角,生动展现了亚信地区旅游合作的经典案例、广阔前景及发展机遇。
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长孙若风在《以科技创新平台为纽带,激活亚信地区文旅产业发展新动能》演讲中表示,数字技术已全面重塑文旅产业,数字文旅产品成为文化传播的新载体。他着重指出,亚信地区的文旅产业正处于从“资源驱动”向“科技赋能”转型的关键期,科技创新平台不仅是破解跨境文旅痛点的“金钥匙”,更是推动区域文旅协同发展、文明互鉴的一个“强纽带”。
探讨务实新合作 IP同铸“金丝路”
24日的圆桌会全程聚焦务实合作,与会嘉宾分享了旅游合作经验,探讨了应对风险挑战的路径建议。
首场对话围绕“亚信地区文化旅游融合及交流”展开,阿塞拜疆埃尔贡·贾瓦多夫司长呼吁亚信地区国家加强旅游合作,并分享了该国开展“旅游村庄项目”的经验。乌兹别克斯坦国家旅游委员会主席顾问多迪耶夫·弗鲁兹介绍了中乌互免签证协定正式开启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孟加拉国旅游局主席赛玛•沙欣•苏尔坦和孟加拉国河流与绿色旅行社董事长穆罕默德·莫希丁·希拉勒在交流中,强调了该国的河流资源等特色旅游开发潜力。老挝旅游推广中心(中国)总代表张小燕则提出希望进一步加强世界遗产地城市之间的文旅合作。
“旅游业是加强各国民心相通的重要纽带,还将带来很好的文化、技术等方面交流。”吉尔吉斯斯坦总统下属国家战略研究所外交政策问题专家穆萨洛娃·阿米娜表示,2024年中吉之间旅游的发展远远超出了大家的预期。她透露,正在积极推进对华免签政策。与会的航空、酒店、旅行社界代表,则从产业角度分享了提升入境游体验的具体措施。
指数首发树标杆 市场共育齐倡议
会议期间,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专家团队发布了《亚信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报告》。该报告历时20个月完成。该《报告》涵盖制度治理、可持续发展、经济韧性以及32个二级指标,首次构建了亚信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
签约仪式环节,陕西省黄帝陵文化园区管委会与陕西黄帝陵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黄帝文化主题旅游产品开发与推广框架合作协议》;陕西黄帝陵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与西安中国国际旅行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文旅科技赋能黄帝陵旅游产业升级框架合作协议》。现场与会各方代表共同发布了《亚信地区旅游合作倡议》,倡议各方在亚信框架下建立友好协作关系,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积极探讨并推动在市场共育、产品互联、交流互访、宣传互动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
2025欧亚经济论坛亚信地区旅游合作会议的成果,将为深化亚信国家旅游合作、促进区域融合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